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边县樊学镇依托优质土地资源,积极引进特色水果新品种,建设经济林基地。同时建起小杂粮加工厂,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近日,在樊学镇刘湾村成片的杏林里,一颗颗红黄相间的红梅杏点缀其中,犹如一颗颗红宝石在枝头摇曳生姿。管护人员正在对下垂的枝条进行支架,便于其更好地生长。

定边县樊学镇刘湾村党支部书记刘鑫在与记者交谈时说:“我们先头也试种,回来试种几十亩,种过两年以后,这个确实是好。我们村一共有红梅杏1600多亩,一百几十亩到二百亩现在已经成熟期挂果了,挂果以后,经济效益还是特别好的。”

定边县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土质疏松且肥沃,昼夜温差大,且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宜红梅杏的生长。樊学镇刘湾村紧抓这一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红梅杏种植,今年的红梅杏即将开园上市。

樊学镇刘湾村党支部书记刘鑫在谈到销路情况时说:“线上我们通过自媒体带货,线下我们通过当地的企业,产出来的产品现在供不应求,全部能卖掉。”

为提升村民收入,增加村集体收益,樊学镇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不仅让红梅杏落地生根,同时还扩大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核桃、帝王杏、山地苹果等经济林,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经济林种植稳步发展,小杂粮加工厂也持续发力,只见加工厂车间内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工作,从当地收购回来的小杂粮在经过除杂、筛选、包装等工序后,由原粮形态直接变为打包装箱的农特产品,等待出售。

定边县富广源三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占文告诉记者:“加工出我们自己的品牌小杂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把自己的小杂粮卖出好的价钱,后续我们将带动更多老百姓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

2023年,樊学镇投资90余万元修建小杂粮加工厂,今年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真正在群众家门口构建出了收购、加工、包装和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樊学镇刘湾村党支部书记刘鑫说:“我们这个地方昼夜温差大,最适合种红花荞麦和谷子、小杂粮这些作物。可是近几年来,老百姓种这个作物下来就是价格又低又不好卖。我们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和富广源公司就合作建了这个加工厂,稍微比市场价高一点,我们就把你的农作物收购了。老百姓就是卖得也快了,也不愁卖不出去了,价格上还能高一点,提高了农民的效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樊学镇刘湾村按照“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思路,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助力村集体经济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如今,漫山遍野的红梅杏进入成熟期,村集体农产品加工厂生产线逐步完善,以集体产业为支撑的樊学镇刘湾村正逐步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发展新美景。

樊学镇刘湾村党支部书记刘鑫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党支部引领,户户种植,大力推广果园经济,从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有这个生态效益上见到一定的成效。在小杂粮加工这方面,把小杂粮商品化,提高它的经济效益,我们以后就以这两方面为发展目标,带动我们全村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张立昌 任启瑞)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