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团来了。

自6月25日起,柏林爱乐乐团将在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基里尔·别特连科的率领下,携手钢琴家王羽佳,展开近10天的上海之行。期间,乐团将会带来四场交响乐以及若干场室内乐演出和活动。

这是基里尔·别特连科接任柏林爱乐首席指挥后,第一次带团来沪。6000余张演出票5分钟售罄,足见“天团”人气之旺。

算上这次行程,柏林爱乐在过往近20年间共计来沪4次,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古典乐在上海的发展。新闻晨报此番特别策划了“柏林爱乐在上海”主题特刊,聊一聊这一古典乐天团和上海的渊源,以及这些年来古典乐名家名团相继奔赴上海的理由。

别特连科率团来沪,乐迷可以期待什么?

柏林爱乐乐团此前曾三次来沪演出,均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参演项目,由前任首席指挥西蒙·拉特执棒,2005年和2017年分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各演两场,2011年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过一场。

此次的驻场演出为艺术节特别项目,交响乐演出分别安排在6月26日、27日、29日和30日四天。虽说是四场,但严格来说只采用了三套曲目——最后一个演出日的曲目是27日上半场的曲目和29日下半场曲目的又一次整合。

首个交响乐演出日,乐团意外地没有采用德奥作曲家的作品,而是以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以及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作品贯穿全场,展现了柏林爱乐最大程度拥抱乐迷、彰显国际化的态度。(曲目单解读)

此后的三天回归德国老团的本色,为古典乐迷带来勃拉姆斯、贝多芬、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一众德国作曲家的重头戏。其中,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和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是柏林爱乐在2005年和2017年来沪演出过的“老曲目”,而此次别特连科的指挥将为观众带来怎样不同的演绎风格,也是不少乐迷期待的看点之一。(曲目单解读)

柏林爱乐乐团与基里尔·别特连科 | Monika Rittershau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爱乐乐团与基里尔·别特连科 | Monika Rittershaus

基里尔·别特连科2019年8月起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及艺术总监,是乐团历史上的第七任首席指挥。

他曾担任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长达七年,也曾作为客席指挥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德累斯顿歌剧院、伦敦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巴黎巴士底歌剧院演出。2013年,他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了新制作的歌剧——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并直到2015年一直指挥这部剧在该音乐节上的演出。在他执棒柏林爱乐乐团后的首个乐季开幕音乐会上,别特连科指挥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2023年年末,音乐作家田艺苗曾前往柏林爱乐音乐厅,现场体验了一次“天团”的新年音乐会,并向记者分享了对现任首席指挥的印象:

别特连科给我感觉是非常务实、细致全面的一位音乐家,同时也很低调。柏林爱乐的指挥家不少都会有些偶像气质,就是那种让外界一眼就能认出的标志性风格。但别特连科对这些好像都不是很在乎。

柏林爱乐乐团乐手们的“行李箱” | 田艺苗“柏林之声”的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爱乐乐团乐手们的“行李箱” | 田艺苗“柏林之声”的传统

作为一个1882年成立的德国老牌乐团,演绎德奥作曲家的经典名作必然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当年“指挥帝王”卡拉扬在任时就十分热衷带乐团录制德奥音乐唱片,包括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还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布鲁克纳的全部交响曲,以及众多瓦格纳的歌剧作品。

后来这也成为了柏林爱乐历代指挥上任后的传统。每年演出季以及重要的全球巡演,这些曲目也最能让乐迷一睹“柏林之声”的魅力。

“作为世界顶尖名团,一定要有自己的传统。除了悠久的历史之外,核心曲目的积累就是柏林爱乐很重要的传统之一。”乐评人李严欢说。

但柏林爱乐也并不会仗着老牌乐团的资历就囿于“吃老本”,在卡拉扬之后,不仅有多位非德奥籍的指挥家接连上任,还在曲目上不断突破固有的舒适圈,从德奥拓展到东欧、亚洲等作曲家的现当代音乐作品。

2011年柏林爱乐来沪,日本当代作曲家细川俊夫的圆号协奏曲《那时花开》就出现在了曲目单里。2017年柏林爱乐来沪,现代音乐作品仍然在列,上演了旅居柏林的韩裔女作曲家陈银淑的《弓弦之舞》。

“不仅坚守德奥音乐,柏林爱乐也敢于让乐迷们听到新的声音。在细致、严谨的基础上,彰显百年老团的风格。”李严欢说。

柏林爱乐乐团 | Stephan Rabold柏林爱乐首位中国成员随团来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爱乐乐团 | Stephan Rabold柏林爱乐首位中国成员随团来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随团来到上海的乐团成员中,将出现一位中国乐手——中提琴首席梅第扬。

2022年,28岁的长沙伢子梅第扬在柏林爱乐乐团的中提琴首席招聘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史上首位正式获得柏林爱乐乐团职位的中国音乐家。2024年4月,经乐团全体成员投票,梅第扬顺利通过试用期,官宣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成员。此次上海之行,也将是他首次正式随团回到中国演出。

柏林爱乐终身中提琴首席梅第扬更多演出:12把大提琴上演“最混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爱乐终身中提琴首席梅第扬更多演出:12把大提琴上演“最混搭”

此次柏林爱乐除了四场交响乐演出之外,还将在上海大剧院、YOUNG剧场、临港滴水湖剧院以及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带来数场室内乐演奏,涵盖弦乐、管乐等室内乐团的演出以及12把大提琴音乐会。其中12把大提琴的组合形式也是此次乐迷们颇为期待的演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把大提琴的演出形式虽然并非柏林爱乐乐团首创,但作为柏林爱乐的“明星组合”也有着50多年的历史了。除了经典的大提琴演奏技法外,12位演奏家还逐渐推敲出一些其他有趣的演奏方法:抓、敲、擦琴的面板,甚至用自己的声音为音乐配以喊、口哨、歌声等等。

“相较于灵巧的小提琴,大提琴的演奏跨度更大,可以驾驭轻快的曲目,深沉的当然更不在话下。如果说一把大提琴会稍显单调,那12把集中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种丰富的乐队感了。”田艺苗坦言自己对这12把大提琴的演奏很感兴趣。

仔细研读曲目单,其中既有法国香颂女歌手艾迪丝·皮雅芙的《玫瑰人生》,也有小李子的电影《猫鼠游戏》主题曲《Catch Me If You Can》,还有著名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充满南美风情的探戈音乐。最关键的是,大多数曲目都经过了改编,用大提琴演绎起来,或许与以往我们熟悉的原曲会有很大差别。用田艺苗的话说,“这是一场最混搭的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间没有空调的年代,西方乐团只在演出季全员集结,其他时候就原地放假。乐团虽然不演出了,但乐手们三两组合还是会到处“走穴”,小型的室内乐组合就应运而生,柏林爱乐的12把大提琴组合是比较有名的。演出曲目也像演唱会一样很丰富,每首曲子都很短小精悍,偏流行通俗,大家可以带着听演唱会的心态来现场欣赏。”陶辛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