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到2050年,全世界80岁及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增加两倍,从2019年的1.43亿增长至2050年的4.26亿。这一群体被称为“最年长的老年人”,在健康和身体功能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

在中国,这个"超级老年人"群体将在2020年至2050年间增加四倍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十分之一的人口将是80岁或以上。在日本和韩国,几乎六分之一的人将超过80岁。到2050年,整个东亚80岁以上的人将比15岁以下的儿童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上个世纪由于公共卫生、营养、教育和医学的进步,预期寿命显著增加,但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残疾或行动能力受损。健康、无残疾的寿命并没有相应延长。

几十年来,生物学家一直面临着如何理解衰老和寿命限制的挑战。那么,该如何评估一名年满80岁的老年人其寿命还有多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外学者对来自“Sirente地理区域的衰老与长寿”(ilSIRENTE) 研究的社区80岁以上老年人的队列研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了身体体能表现与长达15年随访的生存率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了在1924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195名参与者的数据,这是一项在意大利拉奎拉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时的平均年龄82±1.4岁。

身体体能使用简易身体功能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 SPPB)进行评估,该测试主要包括坐在椅子上站立的能力、步态速度(4 m步速测试)测试腿部力量以及平衡测试。根据SPPB评分,参与者被分为严重、中度、轻度或无功能障碍。长期生存的定义是达到95岁。

入组者中女性131例(67.2%)。45人(21.1%)活到95岁,150人(79.9%)在95岁之前死亡。长期生存者主要是女性,残疾程度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研究发现,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体能表现与存活率的提高显著相关。走路速度越快,SPPB得分越高,在95岁之前死亡的风险就越低。活到95岁的参与者的平均步态速度为0.88米/秒,而活不到95岁的参与者的平均步态速度为0.78米/秒。

长期生存者服用的药物较少(15.6%对30%),并且血浆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较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5岁之前死亡的患者有较大比例的重度功能障碍,而长期生存者有较高比例的健康个体。这就证实了一个概念:寿命的延长与延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有关;而不仅仅是看起来外表显得年轻。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研究衰老的令人兴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有希望增加自己的健康寿命。

该研究的作者写道:“身体体能状况是评估耄耋老人死亡风险的可靠指标。”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疾病的数量和任何特定疾病都不能预测长期生存。

那么过了80岁之后,如何让自己或父母的寿命更长久呢?上述研究的结果和现有的证据都支持这样的观点:身体机能是延长寿命和延长健康寿命的主要干预目标。俗话说动一动十年少也不是没有道理。

《 鲁 原 心 论 坛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鲁原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