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夏至刚过,位于四川省大竹县清水镇的中铁十五局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九标华蓥山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有序开展施工,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伴随西达渝高铁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大竹的“高铁梦”也正加速成为现实,这不仅将结束大竹县不通铁路的历史,还将凸显大竹在川东北渝东北区域版图中的战略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达渝高铁建设现场。张靖 摄

作为川东北融入重庆都市圈的最前沿,大竹县近年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战略机遇,不断提升在川东北渝东北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交通位势和竞争优势。

连接发展动脉

畅通经济建设“快车道”

在大垫高速施工现场,挖掘机、压路机等各种大型机械交替作业,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大竹至垫江高速公路(四川境)起于庙坝镇,与G65包茂高速相接,对接规划待建的南充至大竹高速公路,经庙坝、清水、高穴、妈妈、童家、高明、天城等7乡镇,在四川省重庆市省界处与垫丰武高速公路顺接。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大竹县东南向高速公路通道短板。

近年来,大竹县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从规划逐渐变为现实,高速、国省道等纵横交错,拉近了大竹县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

随着交通愈发便利,大竹县依托融入成渝、深耕“配角经济”的战略定位,发挥承接重庆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渝北达州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大竹,一批新的特色产业正加速崛起。2023年,大竹县规上工业企业达202户、居全市第一,实现总产值283.5亿元。

接下来,大竹县将以打通对外大通道为目标,打通人员货物“出川出海”大通道,建成“畅东西、通南北”的川东北渝东北综合交通枢纽,对外构建“一港两航五铁五高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畅通直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极的“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立体综合交通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交通保障。

延伸城市半径

发展区域交通路网

“出门就是路,抬脚就上车,货车可以直接开进产业基地。”大竹县团坝镇至云峰茶谷的乡村公路,沿线村民一直期待可以早点改造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已完成,安防工程已接近尾声。”团坝至云峰茶谷项目经理赵小苗告诉笔者。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大竹县启动多个重点项目,打造旅游路、产业路,支撑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推动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大竹县境内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覆盖100%的乡镇、100%的建制村、95%的村民小组。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各地特色产业活力更加充足。同时,以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出行为目的,大竹县完善了农村公路各种配套设施,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采取班线客运、开通农村公交、开展预约响应服务等方式,多元化满足群众基本出行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畅通的乡村公路。

大竹县还积极疏解畅通城内道路,完善城市路网交通体系。

“从新华路可以直接到国道318,或者直接上高速,不用再绕行了。”如今,大竹县构成便利沿线群众出入城区的城市干道,有效缓解周边路段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县域内“半小时”通勤圈已初具雏形。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区之间的道路连接,加强城区的有机联系,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推动城市向外发展。

此外,大竹县还积极谋划打造“一环一区”,搭建中等城市骨架。通过推动环城大道建设,加快实施国道318大竹城区过境段改建工程、国道210大竹城区过境段南段改建工程,与已建成的5公里国道外迁形成环城大道,构建城市主骨架,推动北城交通集聚区建设。实施G65包茂高速公路大竹双马互通迁建工程,完善高铁站前广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人流物流集聚区。建成后,将有效拉大城市框架、增加县城容积、分流城市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推动高铁、高速、物流无缝对接,形成“站城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大竹城市北进,高效承接达州城市南拓,不断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为大竹建设中等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释放区位优势

加速提升城市能级

在大竹县各乡镇,“村电商服务站+便民服务站”模式不断推行,“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持续构建,方便的物流和电子商务,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商品“流动”的背后,是大竹县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

近年来,大竹县围绕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28个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200余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形成。2023年全县物流注册登记企业28家,其中规上物流企业7家,3A级物流企业1家。邮政快递企业9家,网点200余个,邮政快递日下行件量约9万件,日上行件量约1.6万件,其中每日到乡镇的件量约3万件。

让交通“流量”持续转化为经济“增量”,基本形成立体综合交通格局,持续释放区位优势,加速提升城市能级,就是大竹县交通建设努力的方向。

目前,大竹县正全力配合西渝高铁快速推进,加速推进广安经大竹至重庆梁平客货运铁路、达州经大竹至重庆垫江至涪陵客货运铁路、柏林工业园区至渡市货运铁路支线方案研究,为杨家、清河、柏林片区注入强劲动力,切实破解大竹公路运输单一方式,形成“铁公水空”联运体系,为建设川东北渝东北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大力推动大垫高速、城宣大邻高速、南大高速等落地建设,加快机场大道、环城大道、达渝产业大道并驾齐驱建设,增强公路沿线产业升级能力,有效完善大竹交通路网,提升县域高等级公路占比,切实改善山前山后交通发展不均衡问题,切实打通“出县出川”大通道。扩容提质省道404、507、508等。如今该县内交通“大动脉”建设如火如荼,农村“毛细血管网”进村入户、内延外联,正加快构建对内“一环一区七干多支”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对外“一港两航五铁五高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路施工现场。

“大竹县交通运输局聚焦立体综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目标,高起点谋划,多渠道筹资,高效率建设。今年,大竹县交通运输局已筹措资金13.8亿,向上争取资金1.89亿,11个交通项目正加快建设。”大竹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雪梅说,“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通对外大通道、畅通对内大循环为目标,激活发展动能,提升战略位势,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兰楯 曹芮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