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日前,走进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炭木桥村,绿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武正和10几名村民在采摘豆角、分拣豆角、对豆角进行烘烤,一派忙碌景象。“别看我们这小小的长白豆角, 通过采摘、分拣、烘干晒干,用传统古法工艺腌制后再通过公司加工包装制作成各种豆角罐头、80%的产品畅销到粤港澳市场,一度产品供不应求。去年,我们村卖出的腌制干豆角5万余公斤,产值突破150万元,种植户每户平均增收1.5万元以上。”陈国武介绍说。

同样,在该区接履桥街道四达亭村永州市盛茂种养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基地,六七名工人们各负其责正在给直销到粤港澳的黑皮鸡枞菌装箱、打包、上车,“今年这两排16个温控种植大棚,面积30余亩,预计可以产销300多吨鲜黑皮鸡枞菌,预计产值可达700万元,每年可安排10多名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该合作社负责人盛志辉说。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充分发挥本地特色,立足土地实际,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该区先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和措施,采取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支持、技术上帮助、安全上保证,筑巢引凤、借鸡下蛋,“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品进等级、上台阶、进粤港澳大市场。香零山村充分利用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湖南省放心蔬菜生产基地这两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每年生产反季节环保无公害蔬菜1000吨以上直销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市场;大庆坪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区地理优势每年种植糁子4000亩左右,每年用传统工艺生产酿造糁子酒25万公斤以上;邮亭圩镇大木源、黄江源等村充分发挥山区野生茶面积多、茶源广、茶质好之优势,每年手工加工各种红茶绿茶成粤港澳市场的抢手货,每年周边2百多农户从中增收;水口山镇充分发挥山多地广草料资源丰富之优势,大力发展本地土黄牛养殖,同时充分利用数百年来留下的传统秘笈和手工艺制当地享有名气的 “水口山牛扣”,该产品成为中外游客的香悖悖。黄田铺镇和石山脚街道充分利用2万亩茶油,通过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产品畅销大江南北,每年收入达1千万元。另外,零陵区的杂交水稻制种每年保持在8万亩左右,种子畅销全国10多个省50多个市县区。

去年冬,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圆满结束时,零陵区水口山牛扣和零陵禾花鱼等两大特色农业产品在大会上获得农博会金奖。

目前,该区特色农业遍地开花,已形成“区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乡镇街道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村有特色农业增收致富产业” 好势头,特色农业产品多达百余种,其中畅销粤港澳市场的有30余种。(杨阳 杨万里 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