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收复之战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一直都是我国历代攻克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在清朝时期,一场新疆的收复之战,让朝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深处内忧外患的清廷,无力面对多方力量的纷争与侵略,导致新疆陷入无尽的战火与混乱中。

为保卫国土完整,清朝政府派遣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前去收复新疆。

清朝有人写了一首诗,专门赞颂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晚清名臣,民族英雄,左宗棠一生征战无数,其中最为人瞩目的莫过于他收复新疆的壮举。

然而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面对主动投降的叛军,左宗棠下达的命令却是:不留生俘,降了也杀!

这看似是一条极其不人道的命令,在平息太平天国的造反时,左宗棠即使大胜也并未杀绝所有战俘,尽显“仁将之风”,

为什么在收复新疆时。却做出如此“不留生俘”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决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晓事情来龙去脉后,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左宗棠所为虽然有些残忍,但也正是这条军令,换来西北地区几十年的安定

1864年,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和回族农民,在1864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场起义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中亚地区浩罕汗国的阿古柏趁机入侵;沙俄、英国等列强纷纷染指新疆,企图分裂中国。

新疆地区开始分裂、割据。

新疆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一直都自以为是的“天朝上国”被英国的大炮轰开了国门,中国遭受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国家风雨飘摇。

清军对外作战连续失利,列强在大清横行霸道,清政府为保证自身权益,只能对百姓横征暴敛,在各地区强加赋税。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清政府加给其他地区的赋税徭役更甚,全国上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边陲地区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属于重要战略要地,距离清政府又是“天高皇帝远”,一时间可谓风云涌动。

1862年,太平天国起义军进入陕西,打着“排满、反汉、卫教”的口号,鼓动回民同太平军一起反抗清王朝的统治。

随着起义范围不断扩大,天山南北陷入了动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4年,新疆诸多首领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不约而同先后叛乱,纷纷在吐鲁番、喀什、和田等城市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的封建割据政权:

金相印占领着南疆喀什噶尔、阿訇妥明占领着北疆、热西丁占领库车、哈比布拉占领者和阗、苏丹占领着伊犁。

当时的新疆地区被这几股势力搅得不得安宁,各地的领导者为扩大地盘互相攻伐,导致当地社会秩序混乱,民众生活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占领着南疆喀什噶尔的金相印,在攻打疏勒城时吃了大亏,就去找到了向中亚的浩罕国求援。

浩罕汗国觊觎新疆之地也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他们曾多次挑动新疆内部,希望借此脱离清朝的控制。

赶上新疆动乱之时,而清政府又全力应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严峻考验,“洪秀全”这个名字几乎让同治皇帝夜不能寐,边疆的混乱局势自然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浩罕汗国抓住时机要分一杯羹——

1865年,浩罕汗国派军事统领阿古柏前来帮助。

他强行带兵进入新疆南部,占领喀什噶尔。

结果阿古柏不满于“帮人打仗”,意图自己在新疆称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利用重金收买当地权贵,表面上是为稳定当地局势,实际上却是为占据新疆并割据称王。

周边各部族的矛盾争斗不断,最终阿古柏逐步掌握实权。

他杀了当地大大小小的部族统领,成功夺取新疆大片地区的控制权,在南疆建立起了“哲德沙尔汗国”。

之后其势力更是不断向四周扩张,率领军队侵入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盆地,很快便统一南疆和北疆,基本将新疆吐鲁番以西、乌鲁木齐等地全部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7年,阿古柏原先所在的浩罕汗国被俄所灭,他相当于“自立门户”。加之浩罕汗国跑出来的7000多人都加入了他,这一下子阿古柏在南疆彻底“站起来了”。

在统一南疆之后,他自立为大汗,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弘福汗国”,意图将新疆从大清朝的版图中割据出去

至1870年,阿古柏已然成为新疆最大的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清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新疆作为中国西北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版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被阿古柏割离,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领土完整,也会给国家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在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同时,沙俄也趁机占领了伊犁地区,随后承认了阿古柏政权,试图以此为跳板入侵新疆,以便继续在中国西北攫取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英国在完全占领印度之后,也开始觊觎喀喇昆仑山以北的南疆地区。

甚至为了抢在沙俄之前涉足新疆,英国早早联络了阿古柏,并取得了通商等诸多特权,还暗中为其提供武器

新疆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中国主权遭到赤裸裸的侵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这个时候清朝逐步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军事实力得到些许恢复,终于有空掉过头管管边疆的事。

为和平解决新疆问题,清政府曾派出大量外交使节和谈。

但阿古柏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再加上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态度十分强硬,清政府想要和平收回新疆已然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理说出了叛乱就该镇压,但此时日本也趁机发动侵台,中国开始出现海疆危机。

1874年5月,日本政府派军3000人进犯台湾,清王朝可谓“腹背受敌”。

想同步支撑海防和陆防,对签了一大堆不平等条约的清政府来说,几乎不可能。

所以朝廷内部围绕“保新疆还是保台湾”的话题争执不休,又没人敢真正下个定论。

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主张海防,认为新疆是各方觊觎之地,即便是收复了也很难保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是东南沿海的重要防线,所以一定要保住。

而左宗棠清楚地认识到陆防胜于海防。

从重要性上来说,新疆地区是中国西北屏障,若新疆失守,西北危矣;西北危,陇右、关中腹地都有可能不保,京师必然大乱。当下大清风雨飘摇,这是万万承受不起的。

他多次向慈禧上书,要求一定不能完全放弃西北。

左宗棠一生征战无数,当年镇压太平军时,清政府主要靠的就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组建的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曾国藩的举荐下,左宗棠受到咸丰帝的重视,被任命为浙江巡抚,用四年时间从太平军手中将浙江多地夺回。

有这样一位战功赫赫、能力出众的将军主动请缨,清政府也就批准了他的上书,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只不过朝廷没钱,想要去平叛,军费得自己筹。

户部只拨出200万两来,剩下的800多万两银子,都是左宗棠通过各省众筹的方式去凑的,其中一大半还是靠着爱国徽商胡雪岩的个人出资才筹集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而且敌人的实力也非常强大,要想保证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得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左宗棠的战术非常清晰,先攻相对薄弱的北疆,同时还可以率先占据具有更大政治意义的乌鲁木齐。

为了利用沙俄和英国之间的矛盾,左宗棠决定暂不直接收复伊犁地区,而是集中兵力消灭阿古柏建立的伪政权;然后再与沙俄交涉,迫使其交出伊犁地区。

在进兵时缓缓前进,以屯田的方式来尽量弥补军饷不足,同时尽量减少对百姓财富的征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缓慢进军的同时也要迅速急战:

此时的大清国库空虚,军费开支一缩再缩。只要大军一旦出发,必须要速战速决,最好是在一年半载内就结束,避免“后续不足”的情况。

在筹措好军饷后,光绪二年四月左宗棠从甘肃正式出兵,开始向新疆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7年4月,左宗棠率领大军兵分三路攻打坂、托克逊、吐鲁番等地。

没有百姓的支持阿古柏政权,根本无法阻挡左宗棠的强大攻势,最终防线全面崩溃。

这批军队是左宗棠提前一年前就开始训练的精锐,战力极强,再加上左宗棠调度有方,很快就将阿古柏逼至绝境。

4月26日,三城被清军拿下,阿古柏逃至库尔勒地区,自觉气数已尽,服毒身亡

然而其子伯克·胡里依然负隅顽抗,率领着2000残军继续与清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宗棠见清军已取得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决定全力追击叛军,在1个月内疾驰一千多里,连克连克南疆东四城。

在追击途中,不少叛军将士愿意缴械投降,但左宗棠却下令斩尽杀绝,不接受任何投降,将所有生俘都置于死地。

这一命令如今看来可能并不人道,不符合历来战争中“缴械不杀”的传统,左宗棠过去平乱也没有杀俘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做出这样不断决定也是基于清政府此时的国情——

当时的清王朝早已是摇摇欲坠,清军也早已不是康熙、乾隆时期的精锐之师。

如果不是自己竭力争取,朝廷极有可能会选择放弃新疆。

而他自己也年事已高,无法再兼顾新疆内乱,如果叛军卷土重来,将会后患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清已经禁不起第二次折腾了,必须趁自己有能力之时“毕其功于一役”,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在战争中,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有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左宗棠的这种“残忍”行为,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所做出的必然之举。

在收复新疆后,抬棺出征,亲自带着4万清军陈兵哈密。在“谈不了就打”的强势威胁下,沙俄最终同意归还伊犁的的大部分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左宗棠精心设计的战略指导下,清军用一年半时间,收复了16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成功保住祖国领土的完整。

正是有了左宗棠的奋勇和果断的选择,新疆自收复之后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安定,如果不是左宗棠据理力争,可能早就被英俄瓜分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