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魁杨梅约占全国杨梅栽培总面积的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杨梅产业促进分会(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绿色农业专业委员会)科技下乡(黄岩东魁杨梅)活动在黄岩启动,活动将持续至7月15日。此次科技下乡不为别的,为的是黄岩东魁杨梅。

谈到杨梅,最为声名在外的是同属台州的仙居县。事实上,黄岩杨梅栽培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杨梅重要产地之一,更是东魁杨梅的始祖地、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杨梅之乡”。为推动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黄岩依托杨梅产业促进分会永久会址独特优势,积极对接专家团队,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台州市科技职业学院共建中国杨梅科创中心,合作开展东魁杨梅揭榜挂帅项目,提升杨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创建杨梅品牌文化,纵深推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当日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黄岩区签订共建东魁杨梅博览馆协议,并向东魁杨梅博览馆捐献藏品,同时举行“天下东魁出黄岩,乡村振兴谋共富”签约仪式。

黄岩作为东魁杨梅始祖地,1959年,东魁杨梅母树在黄岩县东岙村被发现,当地人称为“东岙大杨梅”或“东岙巨梅”,随后因其果实硕大、甘甜多汁、风味浓郁并高产等诸多优点,被专家命名为“东魁杨梅”。1992年,黄岩东魁杨梅获得新品种认定,从此国内杨梅产区迎来东魁杨梅“八方引种,万里移栽”的高潮,至今已成为全国杨梅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约占栽培总面积的50%。2021年6月,浙江省农科院通过基因测序证明国内东魁杨梅均出自江口街道东魁村的母树。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超4000万株东魁杨梅苗木从黄岩运到四川、广西、云南等省份。

近年来,黄岩聚力发展壮大东魁杨梅产业,挖掘弘扬杨梅母树文化,相继出台种植、设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据统计,目前黄岩杨梅种植面积6.1万亩,在90%乡镇(街道)均有分布,年产量4.4万吨,产值5亿元。目前,全区成功发展罗幔杨梅8.4万株,产量达500万斤,带动果农收益翻了几番。

好技术才能种出好杨梅。近年来,黄岩成立技术攻关专班,潜心东魁杨梅种植技术创新,研发大棚杨梅速生等技术,成功攻克杨梅生长周期长的难题,实现幼龄东魁杨梅快速投产,助力杨梅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针对投产周期长的难题,当地从全面改变杨梅生长环境入手,初步研发出“东魁杨梅大树移栽快速投产技术”。

“我们建起了智能化温室大棚,可以模拟出植株的最佳生长条件。”黄岩区农业农村局果树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徐建军介绍,大棚里设置了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虫情预报灯等一系列监控设备,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种植户的手机里,打开手机应用后,就能看到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实时监控,随时根据情况进行控温、控湿和控水操作。在这里,光线、空气、土壤、水质,一切与杨梅生长有关的因素都成了可控制的数据,不仅实现当年种、当年产,该技术还能通过平原密集种植、机械化操作等带来成倍的收益。

“我们将继续加快技术创新,力争达到杨梅当年移栽、当年结果、次年稳产丰产,彰显高品质、高效益,”黄岩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王立宏表示,接下来将在建好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把技术创新落实到每一个种植主体,达到品牌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