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回国后的哈贝克却突然变了一张脸,不仅要求中方停止支持俄罗斯,还放话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近38%并非惩罚。

此番表态令外界颇感意外,这位德国高官究竟是何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观察者网等),并掺杂部分个人观点,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高调访华,成果斐然

6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

访华行程颇为丰富,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与中方就中欧关系和中德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转型等领域,双方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德同意成立气候和能效工作组,共同研究制定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氢能开发等领域标准。

中德商定加强电动汽车、储能等绿色技术创新合作,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中德支持企业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投资合作力度。

而在中德最重视的经贸合作方面,哈贝克也传递了积极信号。

他表示,德中经济关系是全方位的,德国致力于同中国建立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反对"脱钩",支持德国企业扩大对华投资。

毫无疑问,如果不出意外,此番中德达成的这些共识和成果,将为双方未来合作指明方向,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戏剧性反转,突然变脸

然而,外界没想到的是,相比访华时的言辞亲和、态度友好,一回到德国,哈贝克的表态就来了个大反转。

首先,这位德国高官对中俄关系评头论足,竟然要求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

哈贝克声称,从贸易数据看,去年中俄贸易增长了40%以上,必须停止这一趋势,否则中德关系就不会好转。

是可忍孰不可忍!众所周知,中俄开展经贸合作完全是两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根本无需别国置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中方一再重申,中俄关系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基础,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德方罔顾事实,散布"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言论,无非是为了给中俄正常合作抹黑,从而为其向中国施压制造借口。

如果说对中俄关系说三道四还不够,哈贝克紧接着又拿出了欧盟准备征收38%电动汽车关税的大棒。

他强调,欧盟的做法并不是惩罚中国,因为欧方经过所谓的"详细调查"后认定,中国电动汽车获得了不正当补贴,破坏了公平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欧盟这一霸凌行径,哈贝克非但不谴责,反而还要中方俯首帖耳、逆来顺受,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哈贝克的这番表态堪称是"双标"的教科书。

试问,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在华投资建厂,享受了多少优惠政策?欧盟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穆勒都直言,欧盟此举损害大于收益,德国车企将首当其冲。

可见,所谓的"不正当补贴"、"不公平竞争"不过是欧盟编造的借口,其真实意图是要打压中国迅速崛起的电动汽车产业,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而德国政客站在欧盟一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充分暴露了其虚伪双标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德国的盘算

那么,德国此番对中国"喊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既反映了德国对华政策的矛盾,也折射出当前中欧关系的微妙变化。

一方面,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与中国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经贸合作。

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德国经济陷入困境,急需从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

2023年,中德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近3000亿欧元,中国连续7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对德国车企而言,中国市场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

仅2023年,德国三大车企在华销售收入就超过1000亿欧元,占其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如果失去中国市场,德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德国作为欧盟领导级别的国家,其对华战略又不得不迎合美欧同盟的整体利益。

自俄乌冲突后,面对美国的强力遏制,欧盟对华政策愈发趋紧,频频在人权、台湾等问题上向中方发难,试图以意识形态划线,逼迫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中"选边站队"。

在这场危机中,德国政界对华态度出现明显分化。

总理朔尔茨、总统施泰因迈尔等相对理性务实的一派,主张对华"去风险化"而非"脱钩",强调德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而哈贝克、外长贝尔伯克等对华强硬派则高喊"对抗体制竞争对手",极力鼓吹对华"战略自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在美欧夹缝中,哈贝克此番访华,实际上是德国向中国"缓兵之计"。

一方面,他要为德国车企争取利益,游说中方在贸易争端上让步,避免事态升级;另一方面,他还要给国内强硬派一个交代,宣示对华强硬立场不改,维护美欧战略默契。

这种高明的政治手腕,着实令人"膛目结舌"。

不过,德国的如意算盘能否打响,还得看中方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中方的立场

面对德方的百般刁难,中国政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坦诚务实的态度应对。

一方面,我们欢迎德国政界和企业界与中方加强交流,在经贸、气候变化等领域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我们也敦促德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要在涉华问题上跟风起哄,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针对德方在中俄关系问题上的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明确表示,国与国交往从来都是你来我往,平等相待,不应该搞双重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开展正常经贸合作,完全符合国际法和世贸组织规则,不针对、不影响、也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

我们希望德方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多做有利于中欧互信与合作的事。

面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课征高额关税,中国商务部也第一时间做出有力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欧方罔顾中方多次反对,执意对华采取单边措施,严重违背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将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冲击。

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事实上,中方已对原产于欧盟的相关猪肉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进一步升级反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捍卫国家利益、反对霸凌行径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不会屈从外部压力,也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对于德国高官访华变脸的做法,中方自有妙计应对。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应该协作而不是对抗,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而不是陷入你输我赢的博弈。

德方应该看到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大局,多为中欧友好贡献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