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日,餐饮连锁品牌“小菜园”因北京两家门店员工的健康证疑似造假,引发网络热议。

6月21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北京市小菜园两家门店员工的健康证涉嫌造假,涉事门店分别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小菜园长楹天街店和东坝万达广场店。

视频显示,其中一家门店有员工24人,仅公示健康证8张,其中有4张涉嫌造假,在相关网站查询不到,还有2张已过期。

该网友将此事进行了举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已经通知店家在健康证核验前不再经营,我们很快会给出核验结果。”

6月21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士在回复媒体采访时表示,涉事的小菜园长楹天街店和东坝万达广场店均已被立案调查。

6月24日,小菜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店所有员工上岗前都要办理健康证,门店每个月会检查健康证是否过期,总公司也会不定期对员工健康证的情况进行查验。

对于网友发布视频称查询不到员工健康证信息的情况,该负责人认为,北京办理健康证有两种途径:一是到医院,二是去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第三方机构办理的证件有些扫不出来,实际上证件都是真的,检测机构也是有资质的,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调查这些健康证真假。

多次被罚

官网显示,小菜园成立于2013年,运营主体为安徽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全国门店数量超过600家,号称“新徽菜的头部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小菜园首次被曝出食安问题。今年6月,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抽检中发现,小菜园南京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淳宝龙广场分公司使用的生姜,其中噻虫胺和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

2023年9月,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北京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房山分公司(长阳小菜园)因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行为,被处罚款5万元,并暂停线上经营行为。

2023年7月,在安徽省阜阳市相关执法部门开展的“随机查餐厅”检查中,小菜园阜阳爱情海购物广场分公司食品管理从业人员被指不配合执法检查,该店还存在从业人员佩戴首饰上岗、餐饮用具消毒记录缺失、冷冻柜和冷藏柜温度达不到标准以及半成品没有覆盖保鲜膜叠放等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下达整改通知书立即整改。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表示,办理健康证是为了了解和证明持证人的健康状况、预防相关疾病的传染。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从业人员须前往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多项检查,以排除自身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

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认为,如果小菜园门店员工的健康证是假的,那么该员工属于未取得健康证明的情况,餐饮店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对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义务,其未就健康证的真伪进行查证,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工作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资产负债率高企

今年1月,小菜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资料显示,成立于2013年的小菜园,从安徽铜陵起步,在IPO之前已经开出542家小菜园门店及6家其他子品牌门店,并且均为直营模式。

小菜园定位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客单价为50元至70元。2021年至2022年,小菜园分别实现营收26.46亿元、32.13亿元,净利润为2.27亿元、2.37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小菜园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至34.89亿元和4.30亿元。

根据规划,小菜园将在2024年至2026年分别开店约160家、190家以及230家,至2026年年底,小菜园门店数预计将超过1100家。这也意味着,在未来3年,小菜园的开店数量将接近过去10年之和。

在门店快速扩张的同时,小菜园的负债规模也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负债总额分别为6.98亿元、5.83亿元、6.08亿元,流动资产总值分别为2.30亿元、3.51亿元、7.44亿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的净流动负债分别为4.68亿元和2.31亿元。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小菜园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91.46%、75.07%、66.74%。虽然总体呈下滑态势,但负债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对此,小菜园在招股书中表示,“流动负债净额或会使我们面临若干流动资金风险,令我们无法灵活经营以及对我们扩充业务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经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