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郭扬

母婴健康和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也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妇女、儿童病患就诊效率?浙江在这一领域有着自己的探索。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研发的“宝护者”儿童发热智能管理应用就是创新之一。

“过去的一年,孩子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谈起宝宝的就诊过程,家住杭州城西的张女士直说苦不堪言,“孩子上幼儿园后,流感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一个都没有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大妇院为外出护士设置的居家护理物品智能管理柜。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

因为离儿童专科医院路程遥远,张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宝护者”儿童发热智能管理应用。在小程序上输入孩子相关信息后,智能系统就给出了就诊建议:可以暂时居家观察。她就暂时带孩子在家观察。

再过了一天,孩子发烧超过39℃,她又把孩子的最新病情输了进去,系统提示她需要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没多久还接到了项目团队的人工电话,告诉她接下来的操作方法,并让她对孩子不同阶段的发热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儿童发热门诊常年承载着大量的就诊需求,尤其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发热患儿数量急剧攀升。近几年秋冬季,浙大儿院发热门诊每日接诊量超过2300人次,门诊压力剧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医务部副主任李甫棒告诉记者,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宝护者”儿童发热智能管理小程序应运而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居家发热预警智能管理、预约挂号、到院就医、诊后随访等服务的全流程覆盖。

打开应用,“宝护者”可以通过蓝牙体温计或手动输入的方式获取患者体征及症状数据,远程动态监控体温、发现预警。应用同时辅以“发热+伴随症状”标准,设置体温红、橙、绿预警线。

截至2024年6月底,“宝护者”注册用户已突破98107人,预问诊系统已成功完成服务9879次;同时,已有3212人次发热儿童使用线上居家发热管理服务,其中约45%的患儿因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而无需前往医院就诊。

除了“宝护者”儿童发热智能管理应用,“互联网+妇幼护理”创新平台也是母婴护理服务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大妇院智慧大脑。人民网记者 郭扬摄

“宝宝得了湿疹怎么办?”“乳腺管堵塞怎么解决?”对于“新手妈妈”们来说,这些问题总会让她们觉得手足无措,可单独跑一趟医院却也有些犯不着。怎么办?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研发的“互联网+母婴居家护理”服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宝妈”解决难题。

借着2019年国家卫健委相继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政策的东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探索创建了“互联网+妇幼护理”创新平台,与杭州市各个社区建立合作联盟,形成了“医院—社区—家庭”的护理服务模式。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了解了母婴居家服务需求和现状,最终敲定了16个母婴护理服务项目,并对这16个项目制定了患者知情同意书、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满意度评价等护理模块内容。打开浙大妇院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就能在护理模块中找到这些服务。”浙大妇院护理部副主任李雅岑说,以专科医院的高品质管理及专业技术为主导,赋能社区护士,从而实现以基层医院为主体开展的母婴居家护理,能使更多母婴家庭受益。

据统计,该平台累计汇聚了300多名来自浙大妇院和杭州各社区医院的护士,它的服务范围涉及杭州市所有城区,以及绍兴柯桥区、湖州德清县等区域,最远距离医院9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