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伤大脑的七种食物(上)中,食与心介绍过糖和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对于大脑的不良影响,本期重点关注糖对于儿童行为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高糖饮食升高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风险

文章: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symptoms and dietary habits in adulthood: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 in Sweden

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B, Neuropsychiatric Genetics

日期:2020年10月

这项研究涉及瑞典双胞胎研究项目中的17,999 名参与者(20-47岁),通过网络调查参与者的饮食和多动症症状,并进行了关联分析。

饮食与多动症的关联分析发现:

  • 注意力不集中与高糖饮食(0.13)、高脂饮食(0.06)、海鲜(0.03)、高蛋白饮食(0.03)的摄入及不良饮食习惯(0.11)呈正相关,与水果(-0.07)、蔬菜(-0.06)的摄入及健康饮食习惯(-0.06)呈负相关。【括号中正数表示增加的风险,负数表示降低的风险】
  • 多动/冲动与高糖饮食(0.09)、高蛋白饮食(0.04)、海鲜(0.04)、高脂饮食(0.03)、乳制品(0.03)的摄入及不良饮食习惯(0.08)呈正相关,与水果(-0.03)、蔬菜(-0.02)的摄入及健康饮食习惯(-0.02)呈负相关。
  •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高糖食物和不健康食物始终与饮食习惯有最强的相关性。且这种关联不受年龄性别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 在控制多动冲动后,高糖饮食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升高风险(0.09)依然显著;在控制注意力不集中后,高糖饮食对多动/冲动的升高风险为0.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研究既分析了不同饮食因素对于多动症的风险,还探讨了遗传因素对于多动症和饮食的影响。关联遗传信息分析发现:

  • 同卵双胞胎饮食和多动症症状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异卵双胞胎。
  • 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的广义遗传力为 37%。对于饮食习惯,偏好高糖食物的遗传力估计为38%,偏好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遗传力为36%。
  • 对于同卵双胞胎(基因相同),具有更多ADHD症状的双胞胎之一往往摄入更多的高糖和不健康的食物。

食与心总结:以高糖为特征的不健康饮食可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风险,高糖的危害比高脂等其他饮食因素更大,而健康饮食则能降低风险。遗传因素会升高多动症和偏好高糖饮食风险,即便是基因相同,高糖饮食也会进一步加重多动症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动症的遗传易感性与几种成瘾障碍的遗传易感性部分相同,例如酗酒、病态赌博、网络和视频游戏成瘾和药物滥用。因此,多动症症状和饮食习惯的共同遗传因素可能部分反映了不同成瘾行为的共同遗传途径。

考虑到家庭成员间菌群的相似性,遗传因素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的影响不仅可能来自自身基因,也可能来自于肠道菌群。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北欧人群的研究发现水果摄入有助于降低多动症风险。而北欧水果的重要组分是浆果,这类抗氧化能力强且热量低的水果与高热量的热带水果(比如榴莲、波罗蜜)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在北欧爱吃水果与在南亚爱吃水果,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2. 妈妈孕期摄入甜饮料增加孩子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风险

文章:Association of sweetened carbonated beverage consump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ADHD symptoms in the offspring: a study from the Norwegian Mother, Fa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 (MoBa)

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日期:2022年1月

这项挪威妊娠队列研究对妈妈孕中期进行了饮食调查,并在孩子6月龄、18月龄、3岁、5岁和8岁时通过问卷评估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具有ADHD症状的母亲、多胞胎、或信息数据不全的参与者被排除,研究最终确立了39987对母子(女)参与。

【队列研究,英文corhort study, 也叫世代研究,追踪研究、群组研究等,是在医学、社会科学、精算学、生态学等领域中使用的一种纵向研究。它是对风险因子的分析手段,通过对某一特定患病或未患疾病的人群在一定时间内的观察,根据相关性来确定被观察对象疾病变化或患病的风险。它是一种临床研究设计,应与横向研究相互参照。队列研究的对象大多是有特定生活经历的人群及其中的个人】

研究发现:

  • 87%的母亲报告在怀孕期间没有每天摄入甜饮料,而13%报告每天摄入 1 份或更多份甜饮料。(1份约355毫升)
  • 在没有每日摄入甜饮料的女性中,子女在 8 岁时出现六种或更多 ADHD 症状的绝对风险为 3.4%,而每天饮用 1 份或更多份甜饮料的女性的子女,其绝对风险为 4.5%,后代具有六种或更多ADHD症状的风险增加了32%(未调整风险,调整风险增加了21%(调整甜饮料外其他来源热量))。
  • 孕期每天饮用含糖甜饮料和人工甜味剂甜饮料都与后代ADHD症状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孕期甜饮料摄入升高后代ADHD风险的可能原因与对妈妈的血糖扰乱有关。

一项涉及33万名以上儿童的妊娠队列研究发现:儿童ADHD症状与妈妈孕期糖尿病情况有关。11.4%的儿童的母亲在孕期患有糖尿病,5.2%的儿童诊断为ADHD;与孕期无糖尿病的妈妈相比,孕期1型糖尿病(T1D)、2型糖尿病(T2D) 和需药物治疗的妊娠糖尿病(GDM)妈妈,其后代ADHD风险分别升高57%、43%和26%,而无需治疗的GDM与后代ADHD风险无显著关联。(Maternal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Diabetes, and Type 2 Diabetes During Pregnancy and Risk of ADHD in Offspring | Diabetes Care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journals.org))

3. 遗传VS饮食, 谁的影响更大

无论是通过双胞胎研究还是母子研究,上面两个研究看似强调了基因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重要作用,实际上更强调了饮食的关键作用。

家庭成员之间不仅有相似的基因构成,还共享大量相同的肠道微生物。相同基因的家族有更相似的饮食偏好,而相似的饮食又会塑造相似的菌群。无论是从双胞胎研究还是母子研究,都很难区分是人体基因的作用还是人体共生微生物的作用。

由于两项研究都强调饮食的影响,因此饮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来控制ADHD风险的可能性更高。孕期妈妈高糖饮食以及产后高糖饮食都会升高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等症状风险。而健康饮食则能改善ADHD症状。(饮食干预能改善多动症吗)

在(一周健康早餐(74)——糖有害的10个原因)食与心总结了糖对人体的十大伤害。高糖饮食还会促进肠道有害菌或条件致病菌比如白色念珠菌(另一个名字是假丝酵母)生长(酵母菌过度生长是怎么回事?原因,表现和改善方法)。不管是糖还是人工甜味剂,都会对人体的糖代谢和菌群造成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细菌异常,多动症儿童的肠道真菌也发生了改变。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儿童相比,多动症儿童的肠道白色念珠菌丰度显著增加。且在体外细胞试验中,白色念珠菌分泌物可显著增强Caco-2细胞(属小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即能增加肠上皮渗透性,诱发肠漏。(Gut mycobiome dysbiosis and its impact on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 Wang - 2023 -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Wiley Online Library)

也就是说,高糖饮食可通过促进肠道条件致病菌如白色念珠菌生长,诱发肠漏,进而增加ADHD风险。无论家族是否具有ADHD易感性,高糖饮食的升高ADHD风险的影响都存在。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连糖也不能吃,太可怜了!实际上孩子有很多种需求,与吃糖这种的生理需求相比,尊重和爱等心理需要更值得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糖同烟、酒、鸦片、游戏、网络视频等一样都属于易成瘾事物,且糖的成瘾性比可卡因还要高。如果能正确认识到糖的本质,就不再会有这种想法了。我们如果仔细揣摩糖衣炮弹的说法,就不难理解其哲学思维的意义,致人于死地的炮弹用糖衣包裹后就会让人中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与心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和青少年心理疾病干预方面,经常会出具一个饮食偏好调查表,让家长或者孩子填写饮食偏好,这种调查比心理量表优越之处是被试者不必装好或者装坏,他们可以无顾忌地表现他们的饮食习惯以及偏好。在调查中发现,在所有偏好甜食和油炸食物的儿童和成年人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令家庭烦恼的行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