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连6月27日消息(记者 王松 于芳菲)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来自中国的声音获得参会者的关注。人工智能、新兴行业、绿色转型、合作发展……在关于“未来增长新前沿”的探讨中,中国的亮眼数据展现着增长的活力。

1000万辆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论坛上回顾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在讨论中预测,今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将会突破1000万辆。

万钢表示,“中国发展电动汽车不是想跟谁竞争,而是满足我们自己的生存要求。”在他看来,现在汽车企业的“卷”,实际上是一种转型焦虑。汽车企业应该走向市场走向目标用户,把竞争点放在目标客户的需求上,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智能化。

“让聪明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万钢说,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能源供应、交通智慧化、人机工程等等,共同为人们营造轻松、愉悦、安全、快捷的驾驶体验。

40倍

“过去的10年间,中国的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7%,应该是相当快的。到去年年底,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8%,这个数字高出了很多发达国家,我们预计后续还会有持续快速的增长。”2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庞骁刚在论坛分享中透露。

在新能源建设方面,庞骁刚表示,国家电网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达到了51.4%,“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超过了50%,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在过去10年里,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增长了5倍和40倍,这个数据是非常惊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松 摄)

92.5%

“中国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92.5%的事项可以通过‘网上办’和‘一次办’,现在只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已经成为寻常事。‘让老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这里面就有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结果。”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6日的论坛讨论中举例。

“我们把数据分类为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推动数据流动起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价值作用”,刘烈宏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一个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彰显了中国政府对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的重视,“向数据要生产力的时代已经到了”。

10000人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在关于“‘一带一路’城市未来如何发展”的分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实施10多年以来,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共建、繁荣、和平、绿色、廉洁的丝绸之路,日益得到共建国家的响应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

高国力介绍,在过去10年,中国和共建国家共同开展了很多标志性的项目,包括绿色基建、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提出实施南南合作计划,实施涵盖硬件设施及人员培训的能力建设,帮助共建国家一起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据初步统计,中国已经跟100多个国家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培训,学员数量接近10000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