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摄影记者 王永胜

通讯员 协宣

2024年7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将迎来新门诊医技综合楼正式开诊一周年。

这座协和“花园医院”,在二次扩容升级后,以肝肾移植为重点,升级小肠移植、肺移植、角膜移植为特色的“器官医学”新赛道,通过口腔医院与口腔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与(国家区域性)创伤医学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及国际医疗部、健康管理中心等特色医疗中心主动对接主院区,在武汉经开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让车谷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医疗“国家队”的优质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协和医院车谷院区

车谷医疗新品质

从“花园医院”到“标杆医疗”

自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新门诊医技综合楼启用以来,极大地改善了武汉西南区域群众的就医感受。这座全新升级的“花园医院”,再次成为城市医疗新地标,并逐步成为“标杆医疗”的新代表。

走过15年的蝶变之路,车谷院区作为协和医院“一院四区”的重要拼图,与主院区无缝衔接,将医疗“国家队”的优质资源在武汉的西南片区扩容、更新,实现差异化布局,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新门诊大楼在设计上处处“以患者为中心”,让“数据网上走、患者少跑腿”。同时,有了“智慧元素”的加持,建有“库发一体”的智慧药房,取药可缩减至8到10秒;智能采血系统实现叫号、贴标、标本传输、分拣都由“机器人”操控,最快可20分钟拿取报告。此外,大楼配备有业界首款全幅DR成像系统、NeuViz Epoch无极512层多模态全景CT、高端悬吊式血管造影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门诊医技综合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药房

“主院区42个科室的200多名专家,在车谷院区开设名医门诊、专家门诊、专病门诊、联合门诊、MDT门诊等;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已入驻。”协和医院院长胡豫表示,通过协和的品牌效应,快速提升了车谷院区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武汉西南片区危重病、疑难病诊疗中心,全面提升了武汉西南片区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2024年1至5月,协和医院车谷院区门诊量同比增长24%;手术量同比增加38.8%,其中三四级手术增加了64.7%,微创手术则增加了46.5%。另外,作为DRGs应用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之一的CMI值,医院同比上升了19.5%,这代表着医院收治的患者疑难危重程度越来越高。

数智化新体验

从一站式就医,到一体化服务

患者到医院看病挂什么科?老年人如何便捷就诊?出院后如何便捷复诊……协和医院车谷院区聚焦患者就诊关键环节的痛点、难题,不断创新举措、提质增效,创新管理模式,构建起贯穿院前、院中、院后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在院前环节,医院设置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一站式入院中心,方便患者全程咨询;老年人、残疾人就医,医院设置了自动排序优先,并为聋哑患者引入手语翻译机;若患者有需求,可拨打车谷院区的“一号通”。同时,工作人员轮流在门诊大厅待命,提供零距离、互动式的高效服务。

院中,医院多方联动,创造“一张床”的省心诊疗体验,构建医疗、护理、药师、康复、营养等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打造营养平台、血糖平台、康复平台,实现各科专家围着患者转。

院后的服务细节,也是医院重视的关键。车谷院区在全区率先开设了12个护理门诊,由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坐诊,提供延伸护理服务;从各科室抽出精锐护理骨干,组建“呵护U”巾帼党员志愿服务队,为移植术后患者、周边居民等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将各科室的十大常见疾病进行梳理,制作成科普视频等,提高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

车谷院区推进“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建立并维护院前管理、院内诊断、连续性治疗、院后康复、复诊引导的全新服务体系,让患者获得有温度、无缝式的专业照护,擦亮“开在沌口的协和医院”的金字招牌。

新质医疗再加速

从肝肾到小肠移植,升级优势学科群

从大器官移植到组织移植,是协和医院打造的重点领域,以解决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卡脖子”难题。2022年,协和医院进行专科布局调整,成立肝脏、肾脏移植中心,并将其落户在车谷院区。

“从换肝到现在,体力一天比一天好。”去年,张女士的肝脏几乎失去代偿能力,她和病房67岁的老人面临着肝移植的选择。生死关头,肝脏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将患者自愿捐献的肝脏精确计算后,一分为二,为两人完成了肝移植手术。这是湖北省首例供肝完全左右半肝离体劈离联合成人再次肝移植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脏移植中心主任顾劲扬教授正进行肝移植手术

针对复杂情况下肝移植跨学科的临床诊治难点,团队还完成了协和首例成人亲体右半肝移植、载体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及成人亲体左半肝移植术、ECMO支持下疑难肝移植术等。近2年来,肝脏移植手术达142例。

为缓解肾源紧张,以泌尿外科李恒教授为首的肾移植团队探索扩大供肾来源,其中在极低体重小儿供体肾脏利用方面,独创了新的手术方式,并在术后管理上积累了大量经验。2022年,肾移植团队落户车谷院区。目前,协和医院肾移植总数达千余例,人/肾一年存活率保持在95%以上,五年存活率超过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泌尿外科李恒教授(右)正在为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

2024年初,湖北省首例单纯异体小肠移植手术在车谷院区完成,该技术仅在国内外少数大型医学中心开展;胸外科团队挑战极限,为慢阻肺老人“换肺”重生;眼科团队为16岁的失明男孩进行角膜移植,帮他重获光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为15岁先天性耳聋患儿完成了华中首例基因治疗,帮他“重启”听力。

根植于协和医院的创新基因和深厚底蕴,车谷院区优势学科不断新添“生力军”,先后从主院区引入心脏大血管外科、介入科、小儿普通外科、针灸科、临床营养科、疼痛科、肿瘤科、药学门诊、内科综合门诊、生殖医学科、整形外科、风湿免疫科、康复医学科等十余个学科,覆盖面超过90%;围绕炎性肠病、肥胖、儿童鼾症、干燥综合征、糖尿病足、系统性红斑狼疮开设了七大MDT门诊,升级优势学科群。

车谷协和“新动能”

扩建区域医疗“强”中心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武汉经开区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协和医院车谷院区三期项目已于2023年7月5日正式开工,这是继2015年、2020年的两次扩容后,车谷院区迎来的第三次扩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谷院区三期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16.64万平方米,建设有国内一流的急诊医学与创伤医学中心、华中领先的口腔医学中心、整形美容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为建设“健康车谷”注入“协和新动能”。

其中,急救创伤大楼是全省首创、全国领先的单体独栋创伤急救大楼,配有急诊急救大厅、手术中心、手术净化机房、急诊病房、检验中心、病理中心等主要功能区域,让急危重症患者从院前120到急诊、会诊、手术、康复,可都在大楼内完成。同时依托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流程进一步优化、协作、互补,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坚实的保障。

百年协和薪火相传,齐心聚力描绘蓝图。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表示,目前,协和医院“一院四区”格局已基本形成,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车谷院区缓解了经开区居民的就医难题。协和医院与经开区合作共建车谷院区三期,以专科能力强劲的口腔科、整形外科等为重点,补齐区域高端特需医疗服务短板,助力提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功能。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