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杀虫解毒

雄黄杀虫解毒

<!--@@SectionTitle="雄黄的故事" Type="norma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珍曰]:甄立言究习方书,为太常丞。有尼年六十余,患心腹鼓胀,身体羸瘦,已二年。立言诊之,曰∶腹内有虫,当是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一剂,须臾吐出一蛇,如拇指,无目,烧之犹有发气,乃愈。又《明皇杂录》云∶有黄门奉使交广回。太医周顾曰∶此人腹中有蛟龙。上惊问黄门有疾否?曰∶臣驰马大庾岭,热困且渴,遂饮涧水,觉腹中坚痞如石。周遂以硝石、雄黄煮服之。立吐一物,长数寸,大如指,视之鳞甲皆具。此皆杀蛊毒之验也。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雄黄“发明”

中文释义

中文释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了雄黄杀虫解毒的故事:唐朝有一太常丞,名甄立言,自幼跟随哥哥甄权学习医术,又因为喜欢研究学习方书,所以医术娴熟,精通本草,尤其擅长治疗蛇虫毒症。有一日,一位年约60余的尼姑,腹部胀大如鼓,身体瘦弱不堪,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年。甄立言给她诊断后说:“你的腹内有虫,应该是误食了头发而导致的。”于是,他让尼姑服用了一剂雄黄,没过多久,尼姑就吐出了一条像拇指一样大小的蛇,这蛇没有眼睛,烧掉这条蛇时还闻到了头发的气味,没多久尼姑的病就痊愈了。

唐朝时皇宫里有一个当差的人去岭南出了一趟差,回来给皇上复命。在朝堂之上,被太医周顾发现有病在身。周顾只是在上朝时看了这个差人一眼,就说:“你肚子里有虫。”皇上听了他们这个对话以后颇为惊讶,就问这个当差的说:“你有不舒服吗?”他说:“皇上,我确实不舒服。我从岭南回来的时候路过大庾岭时非常热,人很疲劳,又口渴难耐,于是在山涧里喝了点溪水。喝完以后,我的肚子就不舒服,后来发现坚硬如石,至今未愈。”周顾就给他开了消石、雄黄煎服。服了以后就吐出来了一个东西,长数寸大如指,而且身上还披满了鳞甲。周顾说这就是你中的蛊毒,在你体内变成了一条大虫子,我们用雄黄能够杀蛊毒。这两个医案,都说明雄黄能催吐,杀虫,这也是杀虫解毒排毒的一个途径。

雄黄得名

雄黄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名

得名

雄黄又名黄金石、熏黄、鸡冠石、黄石等。李时珍云“雄黄入点化黄金用,故名黄金石。黄石殆其名之省。鸡冠石以色名。”“恶者,名熏黄,只用熏疮疥,故名之。”

雄黄功能主治

雄黄功能主治

传统医学认为雄黄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作为治疮解毒要药,因其有毒,临床多作外用,具有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水飞炮制后入丸散可内服,具有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

雄黄酒安全吗?

雄黄酒安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通民众对于雄黄的认识,大多数人应该是基于端午节和白蛇传中的二个传说故事:

屈原在端午节那天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鱼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和雄黄酒倒入江中,以喂饱甚至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而白蛇传中白素贞喝了雄黄酒,原形毕露,这个故事让人们知道蛇怕雄黄。古人相信雄黄能辟邪,人的身上有雄黄味,蛇虫和鬼怪不敢接近,所以古代在夏秋季节蛇虫出没时有喝雄黄酒和佩戴或涂抹雄黄的传统。

而实际上端午节习俗中饮雄黄酒的做法是不安全的。自制或乱用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引发中毒。将雄黄酒涂在小孩身上驱邪避疫,有可能导致皮肤吸收引起过敏或中毒,应该引起重视。

雄黄药用历史

雄黄药用历史

雄黄药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几千年。其作为药用首次被正式收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中品,云“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

《日华子本草》载“治疥癣风邪,痈,岚瘴,一切蛇虫、犬兽伤咬”,由此可看出雄黄自古就是辟邪杀毒要药。

李时珍在全面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雄黄不仅能驱虫杀毒,是治疮杀毒要药,其“搜肝气,泻肝风,消挺积”的作用,可化腹中瘀血,对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均有特殊功效。

现行版《中国药典》记载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与古代所载功效主治基本相同。

雄黄的毒性与古人的智慧

雄黄的毒性与古人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阐明雄黄有毒是《名医别录》,载其“甘,大温,有毒。”,至此,后续医家对雄黄的炮制使用重视起来,通过炮制来让雄黄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如《雷公炮炙论》“捣如粉,水飞,澄去黑者晒干再研,方入药用”;

《炮制大法》载“研如飞尘,水飞数次”,张丙成《本草便读》云“忌火煅”。

可见中医传统对雄黄的炮制要求有 二点:水飞用,忌火煅。这是古人利用炮制来为中药减毒增效的智慧。

雄黄为何有毒?

雄黄为何有毒?

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雄黄为硫化类雄黄族矿物药,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辛,温;有毒。”现代研究表明,雄黄除含有二硫化二砷以外,其伴生矿石中还含有极少量的三氧化二砷及其他重金属盐。雄黄中所含砷主要分为结合砷和游离砷,结合砷主要为与硫结合的砷和与氧结合的砷,与硫结合的砷难溶于水,溶解性较差,难于吸收,认为其毒性较小;而与氧结合砷微溶于水,其毒性较强,是雄黄中主要毒性物质。

雄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还被用作炼丹的重要原料,一些方士认为丹药可以“轻身延年,长生不老”,这些丹药毒死的人很多,历代不少的皇帝也是死于丹药中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明确给予纠正“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SectionTitle="雄黄的毒性与剂量相关" Type="norma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黄的毒性与其剂量密切相关,所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明确规定雄黄的日用剂量为0.05-0.1g。实验发现低剂量会导致肿瘤细胞自噬(凋亡),而高剂量则会直接导致人体正常组织细胞损伤,雄黄由于主要成分是难溶性硫化砷,在肠液中的溶解度只有4%,大部分的砷并没有被人体吸收,所以低剂量服用高纯度的雄黄(水飞制品),刚好在保证砷的应有疗效的同时,减少了其毒性。

如何降低雄黄的毒性?

如何降低雄黄的毒性?

1.水飞法

现代研究表明雄黄水飞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雄黄中伴生矿石尤其是三氧化二砷的含量,使与氧结合的砷含量明显下降,其毒性降低。亦有人对水飞雄黄和干研雄黄大鼠亚急性毒性及大鼠肝毒性和其抗炎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飞雄黄的毒性明显降低,抗炎作用明显增强。水飞法炮制雄黄具有除杂、减毒、增效三重作用。

2、忌火煅

至于“忌火煅”,现代研究更是清楚的表明雄黄(二硫化二砷)遇高温容易分解,生成含有剧毒的砒霜(三氧化二砷),故古人就有“雄黄见火毒如砒霜”之说。由此可知,我们古人对待毒性中药是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炮制)的,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

雄黄制剂多,应用须慎重

雄黄制剂多,应用须慎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剂

制剂

2020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37个含雄黄的中药制剂。

儿科专用品种有7个:

牛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七珍丸;

孕妇禁用的有15个:

牛黄清宫丸、牛黄解毒丸、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软胶囊、牛黄解毒胶囊、庆余辟瘟丹、纯阳正气丸、周氏回生丸、医痫丸、克痛痧胶囊、阿魏化痞膏、复方牛黄消炎胶囊、暑症片、红灵散、痧药;

孕妇忌服的有5个:

牛黄至宝丸、牛黄净脑片、牛黄消炎片、梅花点舌丸、紫金锭;

孕妇慎用的有4个:

半黄清心丸(局方)、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速效牛黄丸。

37种含雄黄的中药制剂有18个每日雄黄口服用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100mg)。所以,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做到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不得超剂量使用,不要长期用药,遵循“中病即止”用药原则。

雄黄常见配伍

雄黄常见配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内服入丸散配伍

治疗痰涎壅盛:

配伍巴豆、郁金;

治疗虫积腹痛:

配伍槟榔、牵牛子等;

治疗乳蛾痈肿:

与蟾酥、珍珠粉等合用。

用于白血病:

雄黄和青黛配伍在各种类型白血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2.外用外敷外洗配伍

治痈疽:

配伍明矾、枯矾研磨外敷;

治疔疮肿痛:

配伍黄柏、冰片、枯矾外洗或者外敷;

治疥癣:

配伍苦参、川椒、百部等水煎外洗。

治蛇虫咬伤:

雄黄配五灵脂,可增强解毒化瘀,止痛消肿之功;

治痈肿疮毒,痰热惊痫:

雄黄配麝香,能化痰开窍,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既可外用于痈肿疮毒,又可内服用于痰热惊痫。

雄黄药理作用

雄黄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雄黄有效成分为可溶性砷,如无机砷中的三价砷、五价砷以及有机砷中的一甲基砷、二甲基砷等。雄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雄黄对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系统疾病以及实体瘤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白血病的疗效颇为显著。

抗肿瘤作用机制:

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分化;

②抑制肿瘤细胞核酸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增殖;

③阻止肿瘤血管生成;

④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

⑤直接毒杀肿瘤。

2.抗菌、抗病毒作用

雄黄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具有明显抗病毒作用。

雄黄民间偏方

雄黄民间偏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雄黄,民间流传着众多单方与验方:

1.治疗蛲虫病引起的肛门瘙痒

雄黄粉1g加凡士林调和,做成纱布条塞入肛门,或雄黄1g、苦参3g、樟脑少许,研细末,用布包成小团,浸蘸香油或食醋,睡前塞入肛门,每晚1次。

2.治疗疥疮

雄黄25g、硫黄50g、月石15g、苦参20g、百部30g、川椒15g,上药共研极细末,用凡士林调匀成膏,取1剂量加水适量,煎沸 10 min,取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熏洗 30 min,晾干皮肤后取上药膏涂擦患处,连用3天。

3.治疗蛇虫咬伤

雄黄粉调香油外涂。

4.治疗腋臭

雄黄30g加碘伏适量调成糊状,腋窝部备皮,局部消毒,外敷,每天1次,连用4天。

5.治癣

雄黄粉与大酢浆草汁调和,先用干净布条擦拭癣,再敷药。

6. 治疗脓疱疮

雄黄与明矾用量 1∶3,研细末调匀外搽,或用浓茶调敷患处,每日2~3次,连用7~10 天可痊愈。

7.治蛇缠疮(带状疱疹)

雄黄粉用醋调和涂搽,并用酒服用。蛇、蜂虿、蜈蚣、毒虫等所伤均可使用。

8.治疗肝癌引起的癌痛

雄黄、干蟾,按照1:2的比例制成散剂,加水调和成糊状物,外敷在肝癌所致的疼痛处,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每6-8小时换药一次,一般在敷药后15分钟疼痛逐渐减轻。皮肤有破损或溃疡者、过敏者不适宜。

注:以上偏方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1.阴亏血虚及孕妇禁用。

2. 雄黄有毒,不可久用:

雄黄所含的重金属砷具有明确的体内蓄积毒性,长期服用,易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等造成损害,因此不可多服久服。

3.注意配伍禁忌:

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皆不宜与强氧化性的西药(硫酸盐、硝酸盐类西药)同时服用,后者能促进前者发生氧化,生成毒性强的三氧化二砷成分。

4.注意保存条件:

含雄黄的中成药应保存在低温阴凉处,应在有效期内使用。长期在高温环境中或超过有效期的中成药中雄黄的成分易发生氧化反应,使其毒性成分含量增加。

梅全喜简介

唐志芳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

梅全喜 主任中药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药学部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会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图片来自摄图网,李时珍采药图由香港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2D班 梁芷瑤同学手绘。本文为“PSM药盾公益”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作者: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唐志芳 梅全喜

感谢以下参与者:

审核编辑:荆州市中心医院 药学部 刘开飞

美术设计:EBLAST 刘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