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廉光七,是老山轮战中的一名侦察排长,被称为“老山第一捕俘手”,曾带5名侦察兵,深入越军阵地,击毙7人,俘虏3人。在遭遇越军的围追堵截后,廉光七和战友,最终成功将3名越军俘虏,活着押送回了军营。

被押送回来的3名越军战俘,非常胆小,还没怎么审讯就将所知道的情报说了出来。其中有一人曾参与越军炮兵布置图的绘制,他凭借记忆画出来的越军炮兵布防图,对未来我军拔掉越军炮兵阵地,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当时,越军经历过美越战争后,借鉴美军特种兵组建的特种侦察部队,经常突破前线哨所,深入我军阵地,实施情报搜集和暗杀。这样的特种作战,敌暗我明,防不胜防,对我军一线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在接到前线部队的反馈后,我军当即从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等各大军区,以及空降兵特种部队中抽调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官和士兵,组建起15支团级的侦察大队,前往老山、者阴山前线,协助一些作战部队进行侦察特种作战。

因为侦察大队的官兵来自于五湖四海,所以在正式投入战斗前,先在后方靠近边境的地区,进行了秘密的训练,熟悉当地的环境。

当时训练区的周围,由武装卫兵严密警戒,不准任何人靠近,哪怕是自己的士兵,未经允许也不能靠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打越军一个措手不及,出奇兵而制胜。

经过高强度的集训之后,15支侦察大队奉命进驻各大前线部队,协助他们进行特种侦察作战。

廉光七就是这批侦察大队中第15侦察大队的一名排长,他本人军事素质十分过硬,尤其是徒手格斗,多年未曾遇到敌手。

第15侦察大队代号“野鹰”,行动时主打一个快速出击,快速返回。

当时,老山阵地上越军有很多隐秘的炮兵阵地,对我军威胁非常大,所以摸清炮兵阵地的任务就交到了“野鹰”侦察队的手中,战士们连夜出发,摸向了越军阵地。

因为行动发起的时间是4月27日,所以此次大规模越界侦察行动,代号为“4·27”行动,属于特别保密级行动。只有军级指挥中心,以及侦察队的队长,才知道此行的任务和目的地。

由于是侦察大队,人数较多,并不利于侦察,所以在抵达越军阵地后,开始化整为零,除一处指挥中心外,其余侦察作战人员,分为多个小组,按照设定好的路线,向着越军阵地深处进发。

当时越军的特种部队也十分厉害,加上又熟悉当地的环境,所以出发前,侦察大队的每一名军官和战士,都拿到了一枚“光荣雷”,战士们不愿意当俘虏,如果遇到不测,时刻准备好以身殉国。

分开行动后不久,1排长廉光七和5名战士,就发现了前方树林中有越军活动的痕迹。于是,他们先隐蔽了下来,等到夜晚越军认为没有危险,且开始放松警惕的时候,借着黑夜的掩护悄悄扑向了越军阵地。

对于夜间如何突袭敌人阵地,廉光七和战友们已经演练过多回,所以行动十分成功。只见两名战士一左一右,拿着匕首,轻松除掉了越军的两名哨兵。

随后,所有人发起冲锋,直接冲进了越军休息的山洞中。昏暗的夜色中,越军士兵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看清来者是谁,就被战士们手中的微声手枪所击毙。

由于目的是来抓俘虏,所以战士们并没有将敌人全部击毙,选择了3名跪着投降的越军士兵当俘虏,捆绑好后就开始往回走。

结果,廉光七一行人刚好与越军换班的十几名特种兵相遇,双方当即发生了交火。当时廉光七一行只有6个人,还带着3名俘虏,迎战时颇为不便。

可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放弃一名战俘,边打边退,直至退守到战友们接应的地点,众人合力将追赶的越军全部击毙。

随后,气急败坏的越军,直接动用炮兵对“野鹰”侦察队的活动区域展开了炮击。因为侦察大队此行也携带了迫击炮,在指挥所附近,对越军展开了回击,掩护派出去的各个侦察小组安全返回。

最终,“野鹰”侦察大队成功撤回了后方,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侦察任务。因为1排长廉光七,带领5名战士,击毙越军7人,俘虏3人,并将他们活着带回了部队,所以他本人荣立一等功,被评为“一等功臣”。

在老山战斗的日子里,廉光七前后成功完成多次抓捕俘虏的任务,所以战友们都习惯称他为“老山第一捕俘手”。

从图一中两张照片的对比来看,虽然廉光七老英雄容颜已老,但眼神中的那份坚毅与刚毅,丝毫没有减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致敬老山前线的老兵们,致敬老大哥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哪怕你们每月养老金拿10万元,全国人民都举双手赞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