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5日,邢台市南和区小洁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要立登利用喷灌灌溉玉米。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三夏”时节,烈日炎炎。6月27日,在邯郸市永年区曹八汪村的玉米地里,玉米苗已经长到了近20厘米高。在这块地里,邯郸市永年区博远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的田间管理员张文绪忙着给玉米苗浇水,缓解当前的旱情。今年麦收之后,天气持续高温干热,农田土壤墒情不足,浇地成了张文绪的心头大事。

“地里能浇上水,心里就踏实了。”张文绪说。

“天气干旱,我们的灌溉设备全力运行,当前1万余亩农田绝大多数已经浇灌到位。”该公司董事长许建社告诉记者,除了公司的技术员,近期不少农技专家也常到田间地头查看墒情、苗情,给出合理建议。

邯郸市永年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侯万彬介绍,永年区组织126名农技人员成立了17支抗旱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一线,根据土壤情况、种子特点、灌溉条件等,面对面为农户提供全面技术服务保障,协调解决抗旱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夏粮应浇尽浇。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省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当前又值秋粮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做好农业抗旱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立足抗高温、抗大旱、抗长旱,结合全省农业生产实际与灾害发生特点,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农业灾害防范应对措施,多措并举抗旱保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5日,邢台市南和区水务局工作人员王瑞利(右)在和阳镇张李召村玉米地指导农民利用喷灌设备抗旱。连日来,邢台市南和区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一线,指导农民做好灌溉、施肥等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多措并举抗旱保苗。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针对旱情发展形势,我们发挥专家团队、农技骨干与‘一村一名农技员’3支队伍作用,指导市县加密土壤墒情监测,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灌溉,最大程度减轻旱情影响。”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密切关注高温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加强抗旱管理,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夯实秋粮丰产基础。

针对当前旱情,霸州市加强旱情监测分析,组织30余名农技人员成立4支抗旱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一线,开展抗旱保苗农技指导。充分利用河渠、坑塘地表水源,在大田作物种植区,重点实施滴灌、浅埋滴灌、微喷灌、喷灌,落实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等措施。

在武安市北安乐乡上三里村,持续的高温干旱,使之前浇过的玉米地出现土地干裂现象。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的灌溉系统,农户只需打开地头预埋的出水管,这里的玉米就能喝上“解渴水”。

针对不同地块、不同旱情,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农户滴灌、喷灌、管灌“三管齐下”,全力应对旱情。

抗旱保苗,农民不仅算“用水账”,还在算“节水账”。

这两天,在望都县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高标准农田里,卷盘式喷灌机、伸缩式喷灌等节水设施齐上阵,喷出的水雾滋润着干旱的土壤。

“过去,我们浇灌一亩地要用50立方米的水,现在通过铺设喷灌、管灌等节水设施,一亩地只要30立方米的水,节水率达40%。”站在田间地头,望都县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晓松看着农田喝上了“解渴水”,长舒了一口气。

对于接下来的田间管理,黄晓松更有信心。他说,合作社改造提升的762亩高标准农田都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只需操作农田边的控制开关,便可实现自动化施肥、喷灌,省时省工还省力。同时,利用手机视频监控App,通过农田里安装的小气候多功能气象站,远程监测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及土壤温、湿度等,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农业浇水灌溉,电力是重要保障。各地积极推广的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都依赖高可靠性的供电。

为了让农田“喝饱水”,我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与供电公司建立农电联动机制,及时沟通会商、分析研判旱情趋势和影响,针对性做好抗旱保电措施。各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24小时监控机井、配变、线路等设备运行状态,重点关注昼夜浇地区域农排供电设施。(记者郝东伟)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