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大明故事我开讲”优秀节目展演在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游客中心举办。展演中,来自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的王馨然讲述《刚正不阿的海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明朝,有一位‘海青天’,他就是著名的清官——海瑞。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王馨然娓娓道来。这天,浙江淳安的一家驿站内迎来了一位贵客,他是抗倭名臣胡宗宪的儿子。

驿站的馆吏彬彬有礼地将胡公子带到客房。一推开门,胡公子的脸就挂不住了。“这么简陋的房子,他这辈子都没住过。难道是这馆吏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他胡公子的鼎鼎大名?”王馨然声情并茂地讲述道,“接着,馆吏为他端来午饭,只见餐盘里放着几块窝窝头、一小碟咸菜和一碗稀粥。胡公子怒气冲冲地说:‘我走过这么多地方,还没有人敢这么招待我,来人!把他绑了!’”

驿站的人慌忙去找海瑞请示。海瑞听完面不改色地说道:“过去胡公巡视部署,都主张不要铺张浪费,今日此人如此铺张,一定不是胡公之子。”

于是,他非但没给胡公子好吃好喝,反而把胡公子的数千两银子没收到了县库,并且派人告知胡宗宪

当时胡宗宪是海瑞的顶头上司。海瑞这一骂,不带一个脏字儿,把胡家父子气得要命,还说不出一个“不”字。

“海瑞不仅敢骂上司,他还敢骂当朝皇帝。他的人生,同所有的恶做斗争,而武器,却只有自己的一张嘴。”王馨然说道。

公元1566年2月的一天,海瑞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跟着两个人抬着一口棺材。这棺材破破烂烂,只是薄薄的一层木板,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掀翻。海瑞对家人说:“今日,我已抱必死之心,我海瑞为国,便不能顾家。你们,保重吧!”

原来,这口棺材是他为自己准备的。他究竟要做什么呢?

不久之后,北京的西苑里,一本名叫《治安疏》的奏章递到了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手里。

嘉靖皇帝看完奏章后大怒。这本奏章里,海瑞把皇帝从头到尾骂了个遍。他骂嘉靖皇帝只顾炼丹,与儿子多年不见,没有父子之情;猜疑侮辱臣下,没有君臣之义;住在西苑,不回皇宫,没有夫妻之情。无论做父亲、皇帝还是丈夫,都不合格。

“嚯!这哪是一本《治安疏》,分明是一本求死书。”王馨然说道。

之后,嘉靖皇帝下令将海瑞逮捕入狱,但他清楚海瑞言之有理,因此并未给海瑞治罪。在狱中,海瑞日日对着阴影里的老鼠、馊饭里的剩汤发呆。朝政混乱,百姓苦楚,他恨自己不能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后来,嘉靖皇帝驾崩,海瑞被赦免出狱。出狱后,他再次步入仕途,骨子里的浩然正气仍旧没有改变半分。他一生为官近30年,眼里从来容不得沙子。任何对国家不利、对百姓不利的人和事,海瑞都直言相谏,毫不留情。

公元1587年,海瑞病逝在他简陋至极的屋子里,仅有的几两银子连为他下葬都不够,众人凑钱为他办了葬礼,为他送葬的百姓,白衣素帽,站满街巷,哭声百里不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