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是在农村很常见的一种鸟类,很多家庭的屋檐下也有燕子筑巢。当然了,现在农村的燕子也没有以前多了,不少人房子下就没有燕子筑巢了。

而说起燕子,在民间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即标题所言的“燕子不入穷门”,字面的意思就是说,燕子是不会去穷苦人家的屋檐下筑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有些人就疑惑了,燕子是如何分辨穷人和富人的?我家也不穷,为何却没有燕子来筑巢,而邻居家里不富裕,反而有燕子筑巢呢?到底又是咋回事?

燕子不入穷门,有道理吗?

之前我家的屋檐下也有好几窝燕子,有一窝燕子在我家长住了6年之久,直到后来我家人搬到新房子以后,这窝燕子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当时我还很疑惑,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搬家了,燕子也跟着搬家了?爷爷就跟我说,燕子也是爱热闹的。如果它们筑巢的房子被废弃了,那么燕子也就会搬家。

后来上了高中,学了一首古诗,其中就提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老师也跟我们介绍了燕子,说它爱热闹,只在有人住的屋檐下筑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如果没人住的话,它们就不会筑巢,而且就算是 筑巢了,也会废弃,重新找地方筑巢。不得不说,燕子确实是一种很特别的鸟类。其实它们这样做,也并不稀奇,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

因为燕子选择在人类的屋檐下筑巢,主要的目的就是这里安全,可以帮助它们避开天敌。而有人住的房子,基本上就没有天敌会来伤害它们。

但人类搬走了,燕子就没有了安全感,其他的动物就可能来伤害燕子,因此它们为了安全,就不得不重新选址筑巢。之前我就看到有麻雀占领燕子的巢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说燕子不进穷苦人家筑巢,这也并不准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非简单地指燕子不选择穷人的家作为栖息地,而是反映了燕子筑巢的智慧以及对人类居住环境的一种偏好。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燕子为何偏爱一些“富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里的“富人”并非单指财富的多寡,而是指那些拥有宽敞、稳定屋檐的家庭。在过去一般房子高大、屋檐也宽的人家,基本都是非富即贵的。

对于普通的穷苦人家来说,因为房子比较矮小,自然屋檐也不宽,这样就容易有雨水飘进来,对于燕子泥巴筑的巢来说,明显是不安全的。一旦打湿了,就很容易垮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燕子并不傻,对比屋檐宽的房子,和屋檐窄小的,它们肯定会选择前者了,这意味着更大的筑巢空间和更高的安全性。

而,燕子在挑选筑巢地点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第一个当然是安全性。燕子需要一个相对稳定、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地方来筑巢,以确保自己和后代的生命安全。

其次是舒适性。宽敞的空间不仅能让燕子自由飞翔、活动,还有利于它们进行繁殖和养育后代。

最后是便利性。燕子筑巢需要收集各种材料,如泥土、树枝、草叶等,因此它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容易获取筑巢材料的地方。

在古人的眼中,燕子是一种有灵性的鸟类。它们是一夫一妻制,和人类一样也会搭建房子,并且夫妻共同养育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燕子也很勤劳,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上从不偷懒。

因此,当燕子选择在某家屋檐下筑巢时,古人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寓意着这家将会迎来好运和繁荣。

这种对燕子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不仅体现在对“燕子不入穷门”这句谚语的流传上,还体现在古人对燕子巢穴的保护和尊重上。

在古代,人们常常会在自家屋檐下为燕子搭建专门的巢穴,以供其居住和繁殖。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燕子不入穷门”,其实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们渴望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也变成“富人”,过上富人的生活。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燕子的生存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许多高楼大厦取代了传统的民居和庭院,使得燕子难以找到合适的筑巢地点。同时,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也对燕子的生存构成了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农村的很多房子屋檐下,也没有燕子筑巢的原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小时候,村里只有极少数人家的屋檐下没有燕子筑巢。而如今却只有少数人家的屋檐下有燕子筑巢了。对此,你怎么看?你家的屋檐下有燕子筑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