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8日)中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接收仪式。经初步测算,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样品安全运输至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的存储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这标志着嫦娥六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份提供宝贵数据。

“月球的形成、演化、资源利用、太空风化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科学突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贺怀宇细数嫦娥五号样品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经研究确认,嫦娥五号样品是人类目前拥有的最年轻月球样品,将月球活动延续的时间增加了约8亿年;太阳风中的质子“注入”月壤表层,在月球的中低纬度月壤中形成了OH(羟基)和水分子;月球上第六种新矿物——嫦娥石的发现,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在嫦娥六号之前,人类实施的10次月球采样全部在月球正面开展。嫦娥六号首次抵达月球背面取土,并且采样地点位于目前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这次大撞击事件,可能使原本处于月球深部的古老物质被翻至地面,并被嫦娥六号采集。这让大家对“六姑娘”带回的新样品更加充满期待。

“根据目前我们对月球的认知,月球是具有二分性的。”贺怀宇介绍,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成分、结构等特点都存在显著区别。例如月球正面月壳厚度大约30至50千米,而背面厚度大约60至80千米;月球正面的玄武岩分布面积大于30%,背面分布面积仅约3%。再如,由于月球的正面始终朝向地球,地球向外发射的粒子形成地球风会灌注到月球正面,而不会到达月背。现在,我国已经拥有来自月球正面和背面的两种月壤样品,通过两种样品的对比研究,月球二分性可以得到更直接的实物证据。

除了月壤样品,嫦娥六号还带回了宝贵的月球探测数据。它在月面忙碌地“挖土”时,探测器上携带的月球矿物光谱仪、月壤结构探测仪等科学载荷也没闲着。这些仪器各展所长,在着陆点附近拍照片、做CT,获取了月表形貌、地质构造、浅层结构、物质成分等科学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保障了采样、钻进过程的安全,也能为返回样品的研究、分析提供最详尽的原位环境信息。

“在嫦娥五号样品研究开展之前,国内做行星样品研究的团队不超过10个。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扩大到100余个科研团队,这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开展十分重要。”贺怀宇说,这些科研团队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从多种学科的视角开展月壤研究。“除了行星科学研究,很多领域的课题我完全没想到,他们之中,有用月壤做力学性质实验的,有做细胞毒性实验的。相信这次嫦娥六号的样品,能产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更加深入。”

来源:综合BRTV新闻(记者 崔倩)、央视新闻、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