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闫鸿 摄早饭过后,年过八旬的王老伯拄着拐杖在锦绣苑小区内缓慢散步,晒晒太阳,看看绿化带里的花草:“有人打扫,有人巡逻,这小区可比住在村里舒坦,交点物业费是应该的。”王老伯所在的小区湟中区康川街道锦绣苑社区是2012年搬迁安置的居民小区,小区共有楼房65栋,共居住1976户7981人,2023年度物业费收缴率达到了85%。

回想起过去的10年,从免费到收费,从没人缴费到缴费率达30%,再到如今的85%,物业服务提高了,老百姓的诉求能及时得到回应,居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步在提升。这10年间,从管理难到逐步理顺再到发展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有诉即办”的基层服务模式,西宁基层治理有哪些突破?连日来,记者探访了西宁部分安置小区,从另一个角度看西宁社区治理之路。

  从0到85%,怎么做到的?

康川新城锦绣苑是湟中区最大的搬迁安置小区,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很大,我们接管这个小区初期居民和物业矛盾特别大。”青海和宜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康川分公司总经理权守萍回忆道。

接管安置小区最大的障碍在于,以往不管环境多么脏乱差,居民早已习惯了不交物业费。如何让居民接受自己?公司做出大胆决定——免费服务一年,先干活,解决居民的烦心事。

但服务毕竟不可能永远免费。2016年10月,和宜物业康川公司进驻小区满一年,开始按计划和社区、楼长商议物业费的标准。权守萍说,物业工作做得很细致,再三考量居民接受度,同时参照周边小区标准,物业费最终定为每平方米0.4元。“刚开始大家很抵触,那一年我们的收费率不足30%,主动缴费的更是少之又少。”

湟中区康川街道锦绣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志芳表示,有些疑难杂症仅靠社区力量无法解决,导致久拖不决,群众投诉不断。

“我是康川街道的居民,锦绣苑和海欣苑小区门口附近来了很多流动摊贩,每天下午六点左右,流动摊贩就会聚集在道路两侧摆摊,严重影响出入车辆和往来行人的正常通行,想求助你们帮忙解决……”

接到诉求后,刘志芳与康川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经过核实发现,有个别商贩确实存在利用城管中队下班或城管人员休息间隙占道经营情况。

“大到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小到居民家中漏水、家庭矛盾……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都是老百姓的事,‘有诉必应马上办’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把这些事办好才能彰显‘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的效率和成果。”刘志芳说。

去年以来,西宁不断推动部门“驻格”“巡格”,建立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精准压实部门责任,街道社区权不对责、负担过重的情况得到缓解。

“2023年,我们的物业费收缴率达到了85%,我们的服务上去了,群众投诉减少了,居民和物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今年物业费收缴率有望达到95%以上,这说明我们的服务让居民满意了。”权守萍说。

西宁基层治理有哪些突破?

6月26日下午,阳光正好。位于城东区团结桥路的韵城小区内,树荫下几位老人正聚精会神下着象棋,旁边是踩着滑板车玩耍的小孩,这个小区是西宁站改造及相关工程安置小区,居民多为祁连路片区、打靶场片区拆迁安置,2018年以来分三批进行了回迁,目前韵城小区常住人口为2182户5736人,入住率为60%左右。

城东区韵家口镇东盛社区老旧楼院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常住人口结构较为复杂,租住流动人口较多,按照社区分类方案被确定为C类。为破解韵城小区管理难的问题,韵家口镇东盛社区党总支按照C类社区管理措施,推选出30名楼栋长、5名网格长、20名党员共同管理楼院,形成融合共建、睦邻互助的基层治理模式,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通过社区分类管理,不仅使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也使得社区的服务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也让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们的距离更近、让人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城东区韵家口镇东盛社区工作人员张兰魁说。

去年开始,韵城小区29号楼住户就向社区反映电梯停运的问题。但在社区反馈后,物业、电梯维修公司、市场监管部门虽分别“报到”,却始终没有解决电梯停运的问题。

今年4月,住户通过“有诉必应马上办”12345服务热线再次反映该问题。城东区相关部门对韵城小区电梯停运问题沟通协调后初步结果为,目前该小区26号楼、27号楼、28号楼、29号楼、31号楼电梯维修基金已在申请当中,今年将逐步恢复运行,物业公司也承诺维保的电梯时间尽量不超过两个小时,必要时通宵修复,保障小区业主的出行。

由此可见,“有诉必应马上办”解决问题离不开资源整合、凝心聚力,也离不开治理主体之间的同心同向、同题共答。

现在,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12315热线、媒体渠道反映问题,这些问题被统一归口到西宁诉求受理一体化管理平台,平台根据反映的不同问题,精准派单到相对应的职能部门、街道、企事业单位,并根据问题复杂程度,分4个时间节点对该问题办结情况进行督办,每月会根据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等进行考评,推动相关单位提高响应速度、杜绝下放摊派问题。

评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以安置社区治理为例,治理的难点就在于社区规模大、居民间矛盾多、居民主体意识欠缺,如果社情民意了解不及时或者矛盾处理不及时,问题就会被“上交”。最近,记者到西宁部分安置小区转了转,也切身感受到,社区治理真是千头万绪!

群众有诉求,相关部门能及时回应,这正是“有诉必应马上办”被群众认可的主要原因。“及时回应”在“有诉必应马上办”各项机制中得到体现,并且正在使西宁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联系群众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细胞”,而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主心骨。不管是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还是社区分类管理,还有最近城北区马坊街道各社区和各联点单位签订的《“契约化”共建协议书》,说到底就是要破解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机制不健全、服务领域不宽广、服务形式较单一等治理短板,促进基层党建从单一管理向全方位服务转型发展,服务辖区居民,让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真正把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将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谢谢你们,我们反映的问题不到两天就解决了,太感谢了!”

“我们反映诉求后,现在63路公交车首班车提前到6∶00发车,还增加了班次,满足学生早上上学出行需求。”

“路修好了,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件件暖心事,让西宁变得更有温度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