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困扰现代人的一个常见疾病,许多人都被它弄得生活苦不堪言。

活动一下就腰痛不已,只有躺在床上才能缓解不适,甚至还出现大小便障碍或失控。

而疾病的痛苦也让不少人病急乱投医,钱花了不少,病情却没见好转多少。

本期,邀请了宏韵中医骨伤科主任林一峰,来谈谈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让各位患者朋友能少走些弯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3招自测:

腰痛

腰部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腰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如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出现弯腰困难、很难直起腰来。

下肢麻木、放射痛

如果出现单侧的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麻木、放射痛,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时症状加重,可能预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直腿抬高有痛感

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伸直双腿并缓慢抬高,如果臀部及下肢后外侧出现疼痛感,可能预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果怀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导致马尾神经症状(大小便障碍、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或中枢敏化(大脑和脊髓把所有的刺激都转变成疼痛信号)。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一峰主任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从中医角度看,无论是颈椎病,还是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问题,都属于痹证、腰腿痛的范畴。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 肾气亏虚、精髓不足

肾气是肾精化生之气,如果肾气不足,身体各脏腑就会失其濡养,机能活动减弱。症状表现上就会出现腰膝酸软、经闭、胎气不固等虚弱证候。

  • 外部受寒气

寒邪是致病的六淫邪气之一,如果大家不做好“防寒”,那么寒气就会乘机侵袭机体,伤人致病。

2

什么原因引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 年龄因素

年纪越大,风险也越大。

  • 体态不良

现在,大多数人群都是久坐一族,一坐就是一天,腰椎后群肌肉长时间使用,必然产生劳损,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使得椎间盘受力不均匀,容易发生突出。所以现在中青年的发病率越来越多。

  • 腰部受寒受湿

会使腰肌的微血管收缩,微循环变差,肌肉力量下降,减弱腰椎的稳定性,同样容易发生椎间盘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上,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得到缓解。

中医治疗,更加关注腰椎间盘所处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才是椎间盘突出的根源,从根源上消除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也主要从这两方面去入手:

1. 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很多腰痛疾病与肾虚有着紧密联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肾虚腰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胀、腿麻、发凉、跛行、甚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中医十分重视从补肾着手。

2. 对病位的加温热敷

筋脉受寒,气血凝滞不行,拘紧不舒则疼痛。所以平时多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热盐包对疼痛部位进行温敷,可以改善局部寒邪聚结的状况,从而舒缓痉挛的软组织,恢复腰椎的正常结构。

当然工作生活中更加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注意晚上睡觉不能让腰背外露,空调能不开则不开,实在要开,就尽量调高温度,减少在空调房的时间。

日常生活中,腰椎最害怕你做这些事:

1.反复不良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没好处的是反复不良运动,比如背负重物的姿势不正确、不恰当的弯腰等,容易反复伤害或磨损腰椎间盘,引起腰椎间盘突出。

2.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具体是指坐姿不当、经常弯腰做家务等,会压迫腰椎间盘,增加其受力,长期以往,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突发外伤

在进行体育运动或者体力劳动的时候,突发意外,把腰闪了,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出现疼痛症状。

4. 睡硬板床

因为腰椎也有正常的生理曲度,睡太硬的床板会使腰部得不到支撑,尤其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之后,更不要睡太硬的床板,而应选择软硬适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一峰主任表示,腰椎间盘突出相当于一种慢性病,经过治疗和休息之后,虽然大多数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很容易复发。

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护好自己的腰椎,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加强腰背肌训练等,减少对腰椎造成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