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承几千年,可以算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悠久的一门艺术,时至今日,书法依旧备受国人喜爱和推崇,能写一手好字,往往能够提升个人形象,同时书法学习自古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学书的需求很大,书法普及教育也很有市场,难免就会鱼龙混杂,不乏滥竽充数者,沽名钓誉,误人子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书法老师能够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而庸师则会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难以回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书法家崔寒柏先生讲过,当前很多书法专业生其实都不懂笔法,他们的笔法都是错的。纵观当今书坛面貌,当知此言不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寒柏先生还讲过,不管想要学什么,如果不能够找到一位合格的老师,那还不如不去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学书法觅得良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识别当下这些书法庸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一点,学书法崇尚取法乎上,寻根溯源,凡是教初学者今人书法者,无论名气多大都不可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当今学书的普遍观点,初学书法当以唐楷为本,其中以欧阳询、颜真卿为主,其他书法家作品不便初学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褚遂良楷书过于飘逸,初学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容易陷入溜滑。柳公权楷书个别笔法夸张,也不利于初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的赵孟頫虽然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但是赵楷笔法太熟,笔力隐而不显,初学只仿其形,不利于锻炼笔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教初学者褚、柳、赵三家书法的,大概可以略过,即便是真正的名家指点,学起来也很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各种书法教育机构大多以教欧、颜为主,其中也大有乾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欧楷的基本以《九成宫》为入门范本,其中一开始就给初学者主讲欧楷险绝的不要学,欧楷平正中见险绝,初学当先学平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学就刻意追求险绝,容易造成结构夸张,一旦养成这种畸形审美,只会越来越痴迷,很难纠正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楷一般有三个范本可选,《多宝塔》、《麻姑山仙坛记》、《勤礼碑》,如果直接教初学者《麻姑山仙坛记》和《勤礼碑》的应该避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姑山仙坛记》和《勤礼碑》都是颜真卿晚年力作,已经炉火纯青,在用笔和结字上已经不再拘泥于严谨、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学者学习这两本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仿形,在结构和笔法上要求不高,很容易出效果,显出老师水平高教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教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养成结构松散、笔法邋遢的毛病,这对长久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初学颜楷必从《多宝塔》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教欧还是颜,初学必然先教笔法,无论写什么笔画,用笔来回画圈描绘形态的,必然是不懂笔法的人,千万不可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字不是画字,古人写字,绝不会在一个笔画上来回画圈来达到出形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今很多字帖往往用箭头画出用笔痕迹,如果仅仅将其理解为用笔画圈,那肯定是不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是艺术也是技术,如果初学者在技术锻炼上走了弯路,必然会离艺术越来越偏,因此初学书法一定要找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