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南解读会在沈阳成功举办。会议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国专家建议》4部指南和专家建议进行解读,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李毅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田庄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心血管病探索(英文)》编辑部付晓霞编审,以及媒体代表及百余位心血管医生参加会议。

韩雅玲院士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雅玲院士致辞

韩雅玲院士在致辞中对上述4部指南和专家建议的核心要点进行介绍,并指出其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希望其制订与推广能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李毅教授解读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毅教授解读指南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李毅教授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进行要点解读。本指南结合我国国情、近年的临床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在危险分层策略、抗栓治疗、有创治疗、合并疾病处理和长期管理等方面与2016版相比有较大的更新。在诊断方面,新增了无创影像学检查及提升心电监测推荐等级。在危险分层方面,提升了对高敏肌钙蛋白及B型利钠肽的推荐,同时在风险评分方面新增OPT-CAD评分及ARC-HBR评分,为临床危险分层提供更多选择。在抗栓治疗方面,对于P2Y12受体阻滞剂选择、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长、长期抗血小板治疗选择的推荐有较大更新。肠外抗栓治疗方面,基于比伐芦定证据补充,提升其肝素替代的地位。在有创治疗方面,对于不同危险分层患者有创治疗时机、腔内影像学指导及特殊情况下处理有部分更新。在合并症管理方面,对合并糖尿病和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更新。强调含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综合管理,对于调脂治疗较2016版指南进一步细化管理目标,新增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推荐。

张抒扬教授解读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抒扬教授解读指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张抒扬教授全面介绍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本指南重视引用心衰领域针对国人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证据”,从多方面对2018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更新了心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优化了心衰诊断流程图;更新了心衰4个阶段的定义和心衰预防的措施;展示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全射血分数慢性心衰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了慢性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和慢性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治疗推荐;强调了“新四联”在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治疗中的基石地位,更新了其他有效治疗药物的推荐;更新了慢性HFrEF治疗流程图;更新了急性心衰的初始评估内容;新增了终末期(或晚期)心衰的定义标准;更新了心衰合并症的治疗推荐;新增了慢性肾脏疾病不同分期对心衰治疗药物选择的影响;强调和更新了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

袁祖贻教授解读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祖贻教授解读指南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解读

袁祖贻教授对《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2007年至今,我国慢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相关指南经历了5次更新。与2018年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比较,2024版指南细化了各类目并新增了特殊人群管理,涵盖了患者的全生命周期。新指南将“稳定性冠心病”更新为“慢性冠脉综合征”,并明确定义适用患者类型。新增急性冠脉综合征排除方法,细化了诊断流程。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部分进行了大量更新,如进一步明确双抗治疗疗程和适用人群。新增抗凝药物相关推荐。新增缺血/出血风险评估分层,优化治疗策略。对降脂药物部分进行了多处更新,如新增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及联合用药。对血运重建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建议更加详细具体,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及医患共享决策的理念。细化了健康饮食推荐,强调了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陈绍良教授解读专家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绍良教授解读专家建议

《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国专家建议》解读

陈绍良教授对《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中国专家建议》的背景、主要内容等进行详细介绍。肺动脉高压(PH)的发病机制不明,尽管现有的靶向药物可明显改善PH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率,但其长期病死率仍较高,亟须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疗效。交感神经学说在PH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学说的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应运而生。PADN系统包含射频发生仪、连接导管及控制手柄、PADN导管3个部分。通过对肺动脉主干及左肺动脉口3个黄金消融靶点进行局部交感神经消融,以达到治疗PH的目的。围绕该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解剖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后,《健康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医师报》、365医学网、医脉通等多个媒体围绕指南和专家建议的更新要点、给临床诊疗带来的改变、解决的主要临床问题等请陈绍良教授、李毅教授、田庄教授、郭宁教授等专家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