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6月28日电 (记者胡虹、实习生李想)27日,南岸区生态环境局以“加快打造美丽重庆建设先行区,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南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岸区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余文艺介绍,今年上半年,南岸区长江干流寸滩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企事业单位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率100%。截至6月25日,南岸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52天,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0天,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微克/立方米。

对环保督察问题立行立改。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期间,累计交办南岸区群众举报件197件,含重点案件9件,截至目前,南岸区已办结58件,阶段性办结107件,办结率84%。

其中,对环保督察反馈的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问题,南岸区迅速整改,加快推动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届时将提高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天。

“南岸区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作为水环境治理的‘牛鼻子’。”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成世江介绍,在南岸区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上,完成51公里长江干流岸线、21条次级河流和迎龙湖水库范围内所有工业排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口、农业排口及其他类排口的排查。针对超标的问题排口,开展精准溯源,并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编制“一口一策”,制定问题排口整治任务清单,系统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常态化开展沿江排口巡查,规范化实施取样监督监测,监测结果第一时间反馈排口主管部门和属地镇街,将长江干流31个重点排污口纳入规范化建设范围。

南岸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什么时候能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工作?南岸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政委马驰标说,南岸区对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拉网式排查,明确了需要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并剖析形成黑臭的原因,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水一策”整治方案,倒排工期、打表推进。年初,南岸区共排查确定农村黑臭水体9个,总面积13000余平方米,按照当前工作进度,若天不下雨,在6月30日以前,将完成8个黑臭水体整治,剩余的也将于7月31日前完成整治。

今年以来,印发《南岸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控工作方案》,明确全年争抢优良天和降低细颗粒物浓度这两大治气攻坚工作主线,指导督促360余家涉废气工业企业更换活性炭等污染物吸附材料510余吨。

另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协同减污降碳,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推动构建智慧环保体系,以实时监控、感知采集为基础,实施生态环境数据集成共享,推动形成全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完成环保领域8大类核心业务梳理、538条业务事项编目、60类数据资源归集、506套物联感知设备编目、2套一表通台账上线运行,推动落实“巴渝治水”一件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