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暑假即将到来

到河边玩耍、游泳

是许多孩子们假期的快乐

但由于未成年人安全意识不强

家长疏忽大意、看护不到位等原因

导致溺亡事故频频发生

近日,横州市法院审理了一起成年人带3名未成年人戏水,致1名未成年人不幸溺亡的生命权纠纷案件。最终,法院判决,本案中溺亡孩子的父母因未对孩子的安全管理尽到监护职责需承担30%的责任,而带孩子到湖边玩耍的同行成年人承担70%的责任,需向孩子的父母支付赔偿58万余元。

基本案情

2023年端午假期,小佳(化名)等3名未成年人到邻居叶某(化名)家中玩耍,小佳向叶某提出到村附近水域玩耍。叶某答应后便带着3名未成年人来到水域旁,嘱咐孩子要注意安全后,孩子下水玩耍,叶某在岸边照看。过了十几分钟,正戏水的小佳突然沉入水中,叶某见状立即下水实施营救。由于叶某不熟悉水性,没有营救成功。但叶某没有打电话报警,也未向周围人呼救和通知孩子家长,而是匆匆带着其余2名未成年人回到村里。小佳父亲知道此事后便赶到溺水现场并向110报警。事故发生当晚,经专业队员搜寻打捞,小佳被确认为溺水身亡。小佳的父母悲痛欲绝,因与叶某在赔偿事宜上未能协商一致,遂起诉到横州市法院,请求判决叶某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合计86万余元。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小佳已年满10周岁,对下水玩耍的危险性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让叶某带她们去水域玩耍,且下水玩耍时叶某已经告诫其要注意安全,因此自身也存在过错。小佳的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对小佳的安全未尽到监护职责,对本案的损害结果发生亦存在过错。叶某带3名未成年人至水域玩耍,明知玩水会对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危险且自己水性不佳,但仍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特别是叶某在发现小佳溺水后自己下水施救未果的紧急关头,没有向周围的人求救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施救措施,其行为对损害结果存在过错。因此法院判决,本案的损害赔偿责任由小佳的父母承担30%,叶某承担70%,叶某向小佳父母支付各项赔偿合计58万余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没有上诉,该案件已经生效。

法官说法

法官提醒,夏季来临,为避免孩子溺水事故的发生,家长们应加强对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与管理,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切勿私自下水,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筑安全防线。本案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未对孩子的安全管理尽到监护职责,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而未成年人在危险认知和风险控制能力上均弱于成年人,成年人带未成年人参加活动时产生了相应的照顾和保护义务,未尽到合理保护义务的,应对未成年人的损害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通讯员:横州市法院 钟窈玲 王建鹏)

暑期天气炎热

溺水事故高发

下面这些防溺水知识请牢记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不慎落水怎么办

科学自救方法

一、切不可慌张乱抓

手出水面,头必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屏住呼吸,双手在前

头往后仰,用嘴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仍有余力,手往前伸

膝盖微屈,下巴抬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异物缠住怎么办?

一、保持镇静,稳住呼吸

越是挣扎,缠得越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仰泳原路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平卧水面,双脚分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像脱袜子一样脱开缠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溺水“四知六不”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避免溺水 关键在于

“四知六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

以上防溺水知识

请大家一定牢记

关键时刻

真的能救命!

更多服务指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来源:横州发布

审核:林其材

责编:刘汝宁 编辑:吕映 校对:宋业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