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记者7月1日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了解到,该院医护团队于近日为一名白塞氏病患者成功完成复杂的“UFO”手术,即“体外循环下再次Commando+Flanged-Bentall+Cabrol”(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环扩大,主动脉二尖瓣幕帘重建+主动脉根部替换+冠状动脉Cabrol分流)手术。“因为这类手术太复杂太高难度,而且对医护团队的要求极高,所以在心脏外科专业称为‘UFO’手术。”该院医生表示。

据悉,对白塞氏病患者采用该手术方式在国际上鲜有报道,该次手术为西部地区首例,目前,患者吕先生(化名)已顺利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合照

生命危机

需3种高难度手术同时进行

2019年,吕先生患上了“心脏瓣膜病”,在贵州当地医院接受了主动脉瓣瓣膜置换。在住院期间又被诊断为白塞氏病,并规律服用激素进行治疗,暂时解除了危机。术后4个月,吕先生出现人工主动脉瓣瓣架撕脱,他又来到当地医院再次进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成型+三尖瓣成型术。术后定期复查,这5年来病情控制得很好。

然而2个月前,吕先生再次出现心累胸闷等症状,身体每况愈下。在当地医院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提示“人工主动脉瓣瓣架撕脱、大量瓣周漏、主动脉根部假性动脉瘤”。“你这个病情太复杂了,我们这儿无法处理类似情况,建议去其他医院治疗。”于是,今年5月,吕先生慕名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肖正华副教授处就诊。

白塞病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吕先生除了典型的白塞病表现外,还出现了瓣膜术后瓣架撕脱、大量瓣周漏合并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罕见并发症。由于吕先生接受过两次心脏手术,心脏粘连严重,主动脉根部结构复杂。“要缓解当前病情,常规手术方式已经无法解决。”这是摆在肖正华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经过反复评估病情,全科大讨论,以及与麻醉团队、体外循环团队、胸心血管重症监护室团队进行充分讨论后,肖正华决定给患者实施复杂“UFO”手术,即“体外循环下再次Commando+Flanged-Bentall+Cabrol”(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环扩大,主动脉二尖瓣幕帘重建+主动脉根部替换+冠状动脉Cabrol分流)手术。“因为这类手术太复杂太高难度,而且对医护团队的要求极高,所以在心脏外科专业称为‘UFO’手术。”肖正华表示。

以上3个术式单独实施已属于极高难度,合并实施不仅难度极高且风险巨大,为此肖正华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交流,开始进行扎实的术前准备。

“三阶段救援行动”

手术9个小时后患者重获新生

医疗团队精心设计了一场“三阶段救援行动”:先是让手术视野清晰可见,然后维修心脏里的“大门和门框”(重建二尖瓣瓣环和主动脉幕帘),最后是重建心脏的“主干道”(主动脉根部和冠状动脉)并逐步停止体外循环辅助。

手术帷幕拉开,医生首先打开了吕先生的胸腔,小心翼翼地拨开那些因多次手术而紧紧粘连的组织,仿佛在密林中清理出一条小径来。他们利用先进的体外循环系统代替心脏工作,让心脏能暂时休息,并用特殊液体保护心脏不受伤害。随着路径清晰,医生们发现心脏中的“大门”损坏严重,旁边还有一个危险的“气球”(假性动脉瘤)。

他们小心地拆除了旧的“门”(人工瓣膜),进入“修复与重建”环节。医生们就像技艺高超的工匠,用特制的人造瓣膜替换了损坏的部分,还用牛心包材料精心缝制了新的“门框”(二尖瓣瓣环及主动脉幕帘),确保“大门”能再次顺畅开关。

最后,是最紧张的“重建心脏高速路”阶段。医生们巧妙地将人造瓣膜和人工血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强固通道,用它替代了原先损伤严重的主动脉根部。他们还为心脏的两条重要“分支道路”(左右冠状动脉)铺设了新的“桥梁”,确保血液能毫无阻碍地流淌。当一切就绪,心脏像按下了重启键,它有力地跳动起来,恢复了正常的节奏。

这场手术历时9个小时,不仅是对医生技术的极限考验,也是团队合作的胜利。手术成功后,吕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精心的照护。吕先生后期恢复迅速,复查显示所有修复的部分都运作良好。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