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的郦波教授说:中国人,都应该读读王阳明。
古往今来,圣贤名流不可尽数,唯独王阳明是“真三不朽”之人,与孔子齐名。
他赣南剿匪平定叛乱,是大明王朝的护国柱石,此谓立功;
他身居高位,仍能慎独求仁,颐养浩然之气,此谓立德。
而王阳明被尊为万世之师,还在于他的立言。
他开创“阳明心学”,留下了光耀后世500年的《传习录》。
这本书,蕴藏着王阳明的开悟心法,更被无数人视作逆袭命运的典籍。
用史学家黄宗羲的话说:王阳明给后来人开了一条“作圣之路”。
他用自己的一生阐明了一个真理:人一旦开悟,便能战胜万般险阻。
读懂他的《传习录》,学习阳明心法,你也能变得很厉害。
1
不能开悟,是人痛苦的根源
《传习录》,是由王阳明的门人及弟子对其语录信件编撰而成。
其中收录最多的,当属王阳明与弟子徐爱的对话。
徐爱十分好学,但面对儒释道三股激流,常有不知所措的困顿。
他向老师请教,为何自己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内心常常焦灼又痛苦?
王阳明安慰他说:这不怪你,天下混乱不堪,大家争奇斗异喧嚣于世。而心性不稳的人,总会被混淆视听蒙蔽耳目,在各种迷障中求开悟而不得。
一个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源于未开悟。
在这条路上,就连王阳明自己也走过无数条弯路。
他少有才名,早早就立志当圣贤。
然而,他苦读典籍却科考失利,寻仙问道又备受质疑。
十八岁那年,他听闻格物致知之学,认为“一草一木皆具至理”。
便在竹林里废寝忘食地“格竹”,结果七天七夜一无所获,心智迷乱到一病不起。
接下来的十年,王阳明学骑射,当游侠,去边塞参军,去京都游历。
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抵达开悟的境界。
无奈之下,他又走回仕途之路,参加礼部会试,求得一官半职。
只可惜,当时朝堂黑暗腐朽,正直的王阳明寸步难行。
最惨的一次,他触怒了权臣刘瑾,被打了廷杖,下了牢狱,贬去了贵州龙场。
王阳明千里投荒,一路上险些遭人暗杀,甚至差点落入虎口。
用他自己的话说:“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
这年,他38岁,别说当圣贤,就连平头百姓的安稳日子也是奢望。
在《传习录》中,晚年的王阳明念及这些往事,虽感慨万千,却没有丝毫愤懑。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圣贤,从不纠结于得失,他们会心无旁骛地精进自己,从而乐以忘忧。”
而世人痛苦的根源,也恰恰在于,无法从奢望和贪婪中觉醒。
诸多诱惑和困苦面前,生活犹如万丈迷津,你我好似一叶孤舟,无助地随波逐流。
然而,聪明如王阳明者,尚且走过弯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不必过于沮丧。
在暗夜中踉跄前行,本就是生存常态,因无法开悟而痛苦,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要做的,不是慌乱地对抗,而是向内探求,觉醒心智,用内在的智慧照亮茫茫前路。
2
人一旦醒悟,便没有走不出的绝境
贬至龙场后的王阳明,深陷绝境。
荒蛮死地,瘴疠丛生,他食不知味,居无定所。
不得已之间,他在附近的山上找到一处洞穴,常于此闭关静思。
正是在这里,王阳明定慧顿悟,参破天机,通晓了圣人之道。
时至今日,没有人知道他在洞中到底想过什么。
但根据《传习录》的记载,世人却能大体摸索出阳明心学的诞生过程。
当王阳明在山洞中入定,识海里便出现了古往今来的圣贤们。
他满心疑惑:我以圣贤的要求自律,为什么会沦落至此?这世间的公平在哪,道在哪?
这时,孔夫子悠悠地说“道不远人啊”,所有的大道只能通过人的行为来体现;
而后,孟子又告诉他“学问之道,求其本心”,向心问道方为正途。
王阳明还是不明白。
紧接着,朱熹对他说“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陆九渊也忽然闪现,告诉他“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忽然地,王阳明茅塞顿开,一股股灵感在头脑里来回冲撞: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求问大道,就是求问本心;
学为君子,学的就是一颗良知的心;
心中贯通,万物皆备于我矣……
顷刻间,王阳明觉醒证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顿悟之后,不论再遇险阻,亦或是被朝廷重用,王阳明都坚持心在事上磨,事在心中练。
正德四年,王阳明在龙场的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
而庐陵地界,民风彪悍,案件频发,着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王阳明连发十六道通告,内容涵盖孩童教育、邻里监督等,彻底转变了此地的风气。
五年后,他被安排去江西剿匪,也是不出四年,就将盘桓数十年的土匪连根拔起。
之后,他又平息了福建叛乱、宁王叛乱,凭借赫赫战功,被明世宗加封新建伯。
仕途上平步青云,他在学术上也登峰造极。
嘉靖三年,王阳明在绍兴创建书院。
讲学中,他将各科学问融会贯通,对人也是有教无类。
《传习录》中,记载过这样一个场景。
书院里,上至达官贵胄,下至贩夫走卒,几百个人挤在一处讲课。
人员之多之杂,令王阳明半年后,仍叫不出其中某人的名字。
可见学风之盛。
王阳明不止一次对弟子们说:人人皆可为尧舜,各人心中有仲尼。
只要重视本心的存养,摆脱物欲的遮蔽,人就能开悟,就可做圣贤。
一旦参悟了万事万物的规律,摸透了世道人心,人就能顺着规律做事,寻着章法为人。
一旦提升了内在修为,养成坚韧的品性,外界再大的磨难,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
开悟前,芝麻大的小事,都会成为压垮人的山,而觉醒后,再难攀岩的险峰也如履平地。
这就是为什么人一旦开悟,所有的苦难,都不值一提。
3
开悟之道不假外求,就在你的心中
《传习录》的“传习”二字,源于《论语》的“传不习乎”。
在心学弟子看来,如此智慧箴言,需代代相传。
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弟子们将心学归纳为三点。
第一点,心即理。
此心,并非血肉之心,而是人的本心,蕴藏着大道至理。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解释“心无外理,心无外物”。
第一个例子,关于人。
对待父母,只有用心了才是孝顺,否则,做什么都是演戏。
你知道孝敬父母,就会有孝心,而不是去“格父母”,从父母身上找到孝心。
也就是说,你自己最清楚怎么做是对的,根本不需要向别人请教。
第二个例子,关于物。
有人指着树上的花问: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社科院的张志强教授说,阳明学是一门生命科学,教人从自身出发去打破命运的限制。
明白了心即理,就明白了我们自己便具有足够的智慧去迎接挑战,战胜困厄。
第二点,知行合一。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说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犹如硬币的两面。
不存在谁先谁后,必然是同时出现,并非简单的“理论联系实际”、“知道就要做到”。
《传习录》中,有个做官的弟子请教:我平日里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学习。
王阳明失望地摇摇头说:“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去研究学问了?”
你日常办案,就从断案上学,明察秋毫、克制私欲、反省体察,都在过程中进行。
知与行,本就是一体,把自己放在具体的事中,让自己成为方法,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传习录》中,有个生动的比喻——你想知道苦瓜什么味,只有亲自尝尝才行。
同样的,想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多去社会上历练才行;想掌握某些技能,到具体岗位上实习才行;想看透人情世事,多经历才行……
说到底,世间只有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第三点,致良知。
关于心学,有人质疑:如果心中的理是歪理,再去知行合一,岂不是谬论。对此,王阳明在书里做了详细的阐述,简单来说,关键点就在于致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人要主动地去剔除邪念,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
如此,才能抵达真正的心即理的状态。
就像《传习录》中的这个故事。
一次,阳明先生去户外散步,看着田间的禾苗说:
“这才几天工夫,禾苗又长高了。”
学生范兆期说:“这是因为它有根。做学问若能自己种根,也不用担心它不长进。”
他本以为这样作答能得到先生的认可,谁曾想王阳明却反问道:“人谁没有根?”
见众人面面相觑,先生这才慢慢解释道:
良知就是天赋的灵根,如果被私欲牵累,自然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所以,致良知的“致”,就是给心灵除草的过程。需要每日三省吾身,保持精进。
当把自己修得心如明镜,世间万物的本相便可尽收眼底。
梁启超在《晨报副刊》谈及王阳明时说:
“破除痛苦的唯一法门,就是依着阳明心学之法去做。”
人生在世,早一天开悟,便能早一天脱离庸俗与痛苦。
看《传习录》时,还有一组对话,印象颇深。
弟子王汝止外出归来,被王阳明问道:去大街上看到了什么?
王汝止卖了个关子,神秘兮兮地说道:今天碰上一稀罕事。
大伙一听,禁不住好奇地催问,王汝止这才说:我看见满大街都是圣人!
结果,王阳明却不以为意地说:这再寻常不过,有什么好稀奇的。
言下之意便是,人各有命数,但在做圣贤这件事上,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
你可以从万卷书中求知,在万里路上悟道,激发心性的力量,去做一切你想做的事。
浙大哲学系教授董平说:
“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是帮人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我心身秩序,并以此支撑起我们的生活,实现人格的独立、健全、完整、统一。”
而一个人开悟的过程,就是去建立这套知行并重的思想体系。
正所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人生关隘重重,一味向外求索,便是本末倒置。
唯有向内求,才能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做自己的定盘针。
点个赞吧,跟随王阳明一起修心,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再也没法击垮你。
作者:洞见·瑾山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