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澎湃新闻记者暗访福寿螺产业链事件引发关注。据网友线索,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店铺购买了“豆大亨”爆爽螺蛳酱、“抓猫的鱼”麻辣味吮指螺肉、“沅江市野食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腊肉螺肉酱、“灯泡厂孙姐”螺蛳粉和“辣岚格”牙签田螺肉等多款热销产品。经专家辨认,上述产品使用的螺肉与福寿螺肉高度相似。

据九派新闻7月4日报道, “孙姐螺的店”客服回应称所有产品使用的都是田螺肉,否认使用福寿螺肉,并分享了检测报告证明。 报告中显示提供检测样品的是湖北省潜江市楚鲜水产品加工厂,检测时间是2024年5月。该客服还向记者表示店铺中显示的位于柳州的生产商是从田螺加工厂拿货进行加工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加工厂潜江市楚鲜水的工作人员却向记者表示,由于加工厂厂房被冬季大雪压倒,一个月前刚开始试机,在2024年并没有向柳州的商家供货,最近一次为柳州提供小螺肉是在去年,而且为柳州供货相对较少。

关于孙姐螺蛳粉客服出示的质检报告,该加工厂表示,今年5月份确实做过产品质量检测,但也只向长沙的两个客户提供质检报告,并没有向柳州商家提供过。

随后,记者又拨打位于孙姐螺蛳粉的客服电话,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商家并不自主生产螺肉,而是进行外采,品种不一样的螺肉的大小会有肉眼可见的差别,其加工的螺蛳都是小粒的螺蛳,不会有大块的福寿螺肉。

当记者询问从哪些工厂进货时,对方则表示不方便透露。此外,针对潜江市楚鲜水产品加工厂表示今年没有为柳州提供螺肉、客服却使用其质检报告的疑问,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并不在采购部门,无法提供解答,也没有采购部门的联系方式。

7月4日凌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6月上旬,澎湃新闻赴湖南、重庆等多地暗访发现,从野外捕捞的福寿螺价格低廉,与田螺等相差数倍,多被去壳加工“伪装”成田螺肉,流入市场。经剥壳筛选成串或熟制等工艺后,让人难以分辨。有贩子称,这几年,他们主卖去壳的福寿螺冻肉,一年销量有几百吨,主要销往一些餐饮店和预制菜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寿螺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携带的寄生虫数量可达3000至6000条,包括卷棘口吸虫等。其中,最让人闻之色变的莫过于“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又称鼠肺线虫,其幼虫可寄生在人类的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继续产卵繁殖。最短潜伏期是1天,最长可达35天。感染者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失明、瘫痪、痴呆,甚至是死亡。福寿螺产下的粉色卵荚,含有一种名为PcPV2的蛋白质神经毒素,可能会刺激接触者的皮肤或眼睛,引起皮疹等症状。

专家指出,福寿螺可能存在寄生虫、重金属、新污染物等潜在风险,或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从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现阶段放开食用福寿螺不妥。

近年来,多地疾控部门也呼吁,建议不要食用福寿螺。若要食用,务必煮熟、煮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九派新闻、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澎湃新闻

编辑:叶秋华

审核:肖胤 钟忠 黄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