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菲律宾红薯高产,还明文规定红薯不准出口,偷渡者会被处死。但那年,我国福建发生了旱灾,在菲律宾经商的陈振龙听闻后焦急万分,他花重金买了一根红薯藤,将它偷偷编入了回国货船的缆绳里。

陈振龙,是福建的书香世家的商人,那时正在菲律宾群岛经商。

他经常在福建和吕宋岛(今菲律宾)之间往返,对两地的风土人情也了如指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菲律宾,他被一种植物“红薯”吸引。

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植物,被西班牙人引进到菲律宾后,迅速成为当地的“国宝”。

红薯不仅口感佳,而且茎和叶也可食用,更重要的是,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容易活,产量巨大。

然而在那个时候,陈振龙的家乡福建正遭受严重的旱灾。

家乡的人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陈振龙虽然身为商人,但对于饱读圣贤书的他,看到家乡的疾苦很是痛心。

一次回乡途中,一个妇人跪在他面前,拉着他的衣角,哭着请求他救救她的孩子。

陈振龙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

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将红薯带回福建,拯救家乡的百姓。

1593年,菲律宾的红薯喜获丰收,这种作物在当地被视为珍宝。

然而,当时的菲律宾明文规定红薯不得出口,任何企图偷渡红薯出境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可能被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50岁的陈振龙要将红薯从菲律宾带回福建,谈何容易。

他第一次尝试时,他将红薯偷偷藏在行囊的底层。

过海关时,他紧张得心脏砰砰直跳,然而,就在检查人员即将放行之际,一个人慌慌张张地撞倒了他,红薯也滚落了出来,陈振龙无奈地交了罚款。

第二次,陈振龙将红薯藤编入一个藤篮中,试图蒙混过关。

然而,由于他有前科,海关对他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检查。

这一次,他的计划再次落空,甚至险些引发牢狱之灾。

好在他在菲律宾的朋友出面求情,才使他得以脱身。

尽管两次失败让陈振龙备受打击,但他没有放弃。他知道家乡的百姓正盼着他回去。

于是,他再次花重金购买了一根红薯藤条,并巧妙地将它编入了回国货船的缆绳中。

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检查人员只注意了他的行李,却忽略了船上的缆绳。

就这样,陈振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红薯带回了福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福建后,陈振龙第一时间上报官府,大力推广红薯的种植技术。

很快,红薯在福建遍地开花,成为了乡亲们的救命粮。

福建的旱灾危机也得到了缓解,人口也逐渐恢复增长。

到了清朝时期,红薯更是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加。

在道光十五年的时候,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万万以上,远超明朝时期的人口数量。

为了纪念陈振龙引进红薯的功德,清道光年间,福州人民在乌石山建造了“先薯祠”和“先薯亭”。

陈振龙也被誉为“红薯之父”,他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史册,流传至今。

如今的红薯在我国已经是非常普通的食物了。

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还是在高档餐厅的菜单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每当我们品尝到时,都不应忘记那个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将它带回国的商人——陈振龙。

陈振龙带回的不仅是一棵红薯藤,更是一棵救命藤。

陈振龙一家七代不仅积极致力于红薯的引种、推广,还将种薯技术传授亲戚朋友,把红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到清乾隆年间,红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红薯种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从四万万同胞的人口增长到8亿,作为当时经济尚不发达的代粮“重器”红薯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1978年时,据农科专家测算,“今日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红薯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三”。

而当时的中国人口,也将突破十亿大关。

1962年冬,郭沫若先生到福州考察,特地去福建省图书馆查阅一本奇书《金薯传习录》。

这本《金薯传习录》专门写红薯的栽种方法、培育过程。

那些已经泛黄的纸页字行,红薯传种中国最明确、具体的记载跃入眼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沫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诗意,挥毫写下了《满江红——为红苕传入中国370年而作》:

挟入藤篮试密航,

归来闽海勤耕植。

此功勋,

当得比神农,

人谁识?

中华文明有这样的贤者,得以不断发展,冒死引进红薯救了无数华夏百姓。

古代神农“红薯之父”陈振龙应当受后世敬仰。

原来国人爱吃的烤红薯,当真来之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