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收的时节

金黄的稻穗正在一茬茬地被收割

仔细一瞧

湛江的稻田里

不只有长势喜人的稻谷

还有很多“小可爱”

跟着发布君一起来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田游泳健将——罗氏沼虾

最近是虾丰收的季节

在浅水镇李上旺岭村

稻田的水一放

许多罗氏沼虾冒了出来

他们在稻田水中欢快地游弋

带起一圈圈涟漪

农户轻轻一捞就是一大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沼虾。姚瑶 摄

这些虾被投放到巨型水稻田里

形成“稻虾共作”的养殖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型水稻看着不高,实则水深2米。姚瑶 摄

这些巨型水稻高约2.4米

解决了村里撂荒地的问题

同时

养殖的罗氏沼虾

由于品质和卖相极佳

收购价格也大幅度提升

预计虾年亩产300斤

水稻年亩产800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田养出的虾个头硕大。姚瑶 摄

稻田徒步者——白鲨鹅

走进吴川樟铺镇下村

一幅“稻在水中长,鹅在稻中嬉”

的画卷徐徐展开

水稻收割后的每天下午

白鲨鹅都会

成群结队漫步到稻田里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鹅人赶鹅。吴东俊 摄

吴川的中稻农业白鲨鹅孵化养殖基地

面积约120亩

养殖基地处于连片的稻田中

水稻收割后可以大面积放养鹅群

形成“鹅稻共作”的新型种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鹅成群结队冲向稻田。吴东俊 摄

“它们的排泄物能为稻田提供天然有机的养料,代替传统化肥。同时,我们会用养鹅的池塘水灌溉稻田,充分实现稻—鹅生态循环种养。”养殖基地负责人表示。

以粪肥田、以稻养鹅,一养双收,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天然肥料和富有营养的池塘水滋润下,稻田的肥料成本降低,土壤肥力增强,水稻的亩效益随即提高,产出的大米品质更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鹅在稻田里吃杂草。吴东俊 摄

稻桩里的天然饲料

喂养出来的白鲨鹅

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在此模式下

白鲨鹅养殖成为樟铺镇下村“一村一品”产业

年产值超900万元

稻田清道夫——麻鸭

在廉江横山镇丰收的田野上

小鸭子们穿梭其中

在稻谷中觅食

发出欢快的叫声

让田野变得更生机勃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批稻鸭个头肥大,农户喜笑颜开。陈楷进 摄

鸭稻共作是一种生态农业技术,将鸭子放养在稻田中,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同时鸭子的粪便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从而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新型生态农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乐趣。陈楷进 摄

实践表明,通过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能够使水产养殖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质充分还田,既能消纳养殖尾水,又能提升农田地力,实现粮食生产、水产养殖双丰收。更重要的是,按照“稻渔共生”这种生产模式,可以极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稻田歌者——黑斑蛙

“呱呱呱,呱呱呱”

在廉江横山镇的水田里

时不时传来优美的歌声

“稻—蛙”等综合种养业务逐渐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斑蛙三三两两从台阶上跳入黑糯米田中。陈楷进 摄

“公司在水稻种植试验区域分别投放了黑斑蛙、麻鸭和中华田园螺,各项实验都很成功。”

广东稻乡生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稻渔共生”作为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等综合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起着“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的明显效果。

稻田里的“虫草”——禾虫

一片水稻收割后

可以看到水田的土壤里密密麻麻的洞

这些洞里都藏着一条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禾虫。姚瑶 摄

“水稻+禾虫”的种养模式

在吴川吴阳镇进行实验

禾虫学名疣吻沙蚕

被誉为“水中虫草”

因其喜居于稻田中

出产季节集中在禾苗抽穗扬花的季节

故在两广地区俗称为“禾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在做实验。姚瑶 摄

水稻与禾虫是天然的共生关系。禾虫以土壤微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禾虫钻洞可疏通土壤,其粪便是优质的水稻有机肥料;腐烂的稻根和茎叶可为禾虫提供营养,水稻根系及中空的茎可为禾虫输送氧气。

来源:湛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