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天。

广州,开始高峰限行了!

emmm....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

不是7月1日就已经开始执行高峰限行政策了吗?

其实有一个“盲区”。7月1日到15日是过渡期。7月16日开始,才正式对违反限行的车辆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应该7月18日起才算。因为每年还有两次免处罚权。

总之,今天开始,广州的高峰限行,才算是动真格了。

1号时,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广州高峰期的拥堵并没有明显缓解

那这一次,粤A有救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车少了,但...

从今早的情况来看,今天的广州交通,确实如吃了健胃消食片一样,通畅了不少!

广州知名“堵途”黄埔大道,有网友就表示,明显感觉没以前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晒出了自己在开四停四、高峰限行过渡期、高峰限行执行这三个阶段,同时段的通勤时间对比。

明显看出,上班路途逐渐通畅。原本40多分钟的路程,在过渡期缩短了5分钟,正式开始处罚后又再缩短了10分钟,效果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地车牌限行,影响最大的肯定是跨城通勤。

我问了住在广佛候鸟聚居地的金沙洲岛民朋友,他也觉得今天比平时不堵了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不堵那是属于限行区的快乐。

有番禺的朋友就表示,高峰期限行后,由于卡点行驶的车多了,路面更加拥挤。并且由于很多车错峰出行,以前只是高峰期堵,现在感觉全天都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众所周知,根据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人流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开车的少了,那这部分通勤的人流,就会转移到地铁里、电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个跨城通勤的朋友就肉身感知到,今天早高峰的广佛线,是比以前稍挤了一些。

总而言之,高峰限行真正执行处罚后,它的威力,才开始真正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A车主,也先别高兴太早

高峰限行正式落地,无论你怎么看待,至少接下来几年,你都只能选择去适应。

接下来广州的车主们,要开始迎接全新面貌的广州道路了。

首先,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拥堵,多少会有所缓解,但不是真正的解药。

从首日的情况来看,广州高峰期的拥堵少了些,但也并不多。

而与此同时,道路上的粤A车,只会持续地、快速地增长。

本月执行的广州摇号新规,就新增了个人累计摇号次数达72次以上可以直接申领车牌。根据6月份的数据,仅这个月,就能多出超3.7万人能拥有粤A车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真正的“杀招”,是新能源车能直接申领车牌。

也就是说,就算你是在清远、佛山买车,你也能轻松上粤A绿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如今买新能源车,或者燃油车置换新能源车,本就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很多跨城通勤的人,会选择直接买新能源车拿粤A车牌,破解高峰限行。

绿牌车占领广州道路的一天,或许不远了...

第二,广州地铁和电鸡的拥堵,大概率会加剧。

不少原先自驾通勤的人,会转为地铁上下班。

很多住得不近地铁的,会选择开车到环限行区的地铁站,再换乘地铁上班。

例如西塱、滘口、嘉禾望岗、厦滘这几个站,就是环限行区的热门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这些站点的客流量,预计还会增加。这些站点周边的停车场,估计也得意思意思涨点价了...

当然,更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开广州的道路之王——电鸡通勤。

不惧限行,不怕拥堵,无视交规。10公里内通勤的最终归宿,都会化为一台小电鸡。

当然,无论开四停四,还是高峰限行,都只能是对广州道路拥堵这一问题不断打上新的补丁。

真正的症结,还是广州的城市规划——单中心模式

广州的就业岗位,一直密集集中于以珠江新城为代表的中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高峰期千军万马涌向天河的状况不变,那广州的拥堵,就远不是开四停四或者高峰限行能解决的。

就算限行有效果,也还有“死亡”3号线、5号线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广州也在改变中,但远需要比执行各种新政策更长的时间。

根据2023年度广州市交通运行数据,广州进出第二圈层通勤人口已经反超第一圈层,这也说明广州的第二圈层,如金融城、科学城、天河智慧城等区域,承载的就业岗位在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当广州的上班族,不用高峰期一窝蜂涌向天河、海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粤A车主的苦,才真正能解决。

最后插播一则消息:

广州PLUS看房团小程序已经正式上线啦,如果大家有任何购房需求,点击进入小程序填写相关资料,即可报名参与,报名成功后将有专业人士一对一跟进~

免责声明:

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