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895篇原创

北宋嘉祐四年(1060年),宗泽出生,他字汝霖,浙江义乌人。他早年便展现出豪爽的性格和远大的志向,元佑六年(1091年)中进士,步入仕途。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国家危在旦夕。宗泽被任命为和议使,但他明确表示:“我这次出使,并没有打算活着回来。如果金人肯退兵便罢,要不然,我就跟他们争到底。”而在金兵围困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宗泽孤军奋战,多次击败金兵。

赵构即位后,宗泽被任命为开封知府。他到达开封后,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在开封站稳脚跟后,他制定了进兵渡河抗金的计划。他多次上书赵构,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但均遭到阻挠。

面对国家危难和朝廷的软弱无能,宗泽忧心如焚,最终忧愤成疾,背上生出了毒疮。在病重期间,他仍念念不忘北伐大业,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据史料记载,宗泽在临终前的一天,精神尚好,对前来探望的将领们说:“只要你们能努力杀敌,我就死而无憾了。”第二天,宗泽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随后与世长辞。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改革,改革,改革!

改革,从来都是极难的。不到万不得已,想要推进改革,历史上都鲜有成功的案例。

改革难在哪里?难在人心。

很多人可能因为害怕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抵制改革,或者因为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而不愿意接受新的改革措施。这种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可能成为推动改革的隐形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两天文章,新改革,新时代下的新选择里面引用了“技术三定律”。

第一,任何在出生时已有的技术,都是稀松平常的,是原本世界秩序的一部分。

第二,任何在15岁到35岁之间诞生的技术,都是新的、令人兴奋的和革命性的,你可能会以此谋得一份工作。

第三,任何在35岁之后诞生的技术,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即便是确定性“更先进”的新技术,很多时候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更何况是“改革”。

改革难在哪里?难在坚持。

改革方案的制定相对容易,但将其付诸实施却面临诸多挑战。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使得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半途而废。

与此同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时,很多时候也可能感到力不从心,导致改革进展缓慢或效果不佳。

真正做过事的人都知道,从零开创的难度,很多时候是小于改革的,因为一张白纸好作画,而去触动被层层因果所束缚的复杂关系,是极难的。

改革从来不是上一个台阶那么容易,而是把一个乱成一团的毛线,重新梳理清楚编织成衣服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难在哪里?难在利益。

改革往往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这可能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而引发阻力和反对。这些阻力可能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阶层或部门,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阻碍改革的推进。

例如,政府内部的权力配置、行政效率、法律法规。都可能对改革产生影响。尤其让这些部门自己革自己命的时候,这种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不改革行么?

当然也不行,如果没有1978年的改革,中国今天的处境可能会和朝鲜差不多。如果没有1993年的改革,中国今天的处境可能会和俄罗斯差不多。如果没有2008年的改革,中国今天的处境可能会和印度差不多……

而今天,在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蓄势待发的情况下。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如果说2024的改革有哪些问题,那大概是这些改革应该在2023就开启才好……)

正如开篇所说的宗泽,他所期望的“过河”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改革”,而没有“改革”的南宋,惧怕改革的南宋,也并没有能够如同想象般永远偏安下去。

所以,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所应该呼唤的,应该也是“改革,改革,改革!”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问题。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

——7月19日党外人士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