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寒风凛冽,雪花纷飞。

在寒冷的冬夜里,当人们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一个问题难免出现——千百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度过这样的严寒?

没有暖气、没有厚实的棉被,甚至连最基本的保暖设备都匮乏,他们是如何在零下几十度的酷寒中生存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巧妙的取暖方式

其实从几万年前开始,北京猿人就懂得生火取暖,在寒冷的冬夜里,火堆不仅带来温暖,还驱散了黑暗中的恐惧,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火种,仿佛守护着生命的希望。

在山洞里,或是用兽皮和树叶搭建的简陋窝棚中,原始人类开始了与严寒的抗争。

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在半坡和姜寨等地发现了房屋内的炉灶遗迹,这些炉灶不仅能够用来烹饪食物,还能在寒冷的冬季为整个房间提供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国时期,楚国位于江汉平原,气候湿冷,楚人的历法中记载,从冬至开始要熬过81天的严寒,可见当时的寒冷程度。

不过面对如此严峻的天气,楚人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御寒方法。

在楚国的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精美的冬装,包括头巾、手套和绢袍,这些服饰不仅实用,还十分美观,体现了楚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女性冬天穿麻衣、絮衣,外面再罩上羊皮袄,男性出门多穿皮裘或氈氊,其厚实的衣物为楚人抵御寒冷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人的住宅设计也颇具特色,他们的房子被称为“穾厦”,在建造时特别注重墙体材料和地面处理,以达到全方位保暖的效果。

房子多是坐北朝南,充分利用阳光取暖。墙体用厚实的土夯实,屋顶还有竹制顶棚和楼板,既能隔尘又能保暖。

地上铺设木床和草席,有效隔绝地气,睡觉时盖的“大衾”被子里塞满丝绵或麻絮,温暖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人的饮食习惯也与御寒密切相关,他们喜欢用陶瓷或青铜制作的鼎、鬲等炊具,这些器具不仅能用来烹饪,还能起到取暖的作用。

楚人爱喝酒,酒不仅能够驱寒,还能增添生活的乐趣,并且他们喜欢使用生姜、花椒等辛辣调料,这些食材能够让人浑身发热,有效抵御寒冷。

此外,楚人还喜欢养殖鹿、牛、羊等动物,食用肉类可以增加热量,帮助抵抗寒冷,当然,当地的野菜也是楚人餐桌上的常客,补充必要的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衣食住行,楚人还有其他御寒方法,他们使用桂枝、附子等温热药材,用艾叶艾条熏身取暖,甚至还有专门的医书记录防寒健身的技巧,如辟谷气功等。

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楚人也不忘娱乐,喜欢弹琴、跳舞、喝酒作诗等室内活动,既能消磨时光,又能保持身心愉悦。

到了秦汉时期,取暖技术又有了新的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秦朝咸阳宫殿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在洗浴池边发现了壁炉的遗迹,秦长乐宫的墙体是空心的,里面设有火道,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取暖效果。

到了汉代,皇帝们建造了更加先进的温室殿,使用特殊材料和装饰,提高保温效果。

汉武帝时期,宫廷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取暖方式——椒房,这是因为墙壁上涂满了花椒泥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椒的辛辣气味不仅能够驱寒,还能驱除虫蚁,可谓一举两得,在湖北五座坟3号汉墓中,考古学家发现椁室模仿生前的住处,还特意设置了温室,可见当时人们对取暖的重视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属于贵族的温暖

然而这些先进的取暖技术主要集中在皇室和贵族阶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生活依然艰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生动描绘了穷人在寒冷冬天的困境,也道出了底层百姓对温暖住所的渴望。

白居易的《卖炭翁》也描述了卖炭人的辛酸:“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富裕家庭开始效仿皇宫的做法,晋朝有个富豪叫石崇,他家里就“以椒为泥涂室”,可见这种取暖方式已经开始在上层社会流行,“椒房之宠”这个词也由此产生,用来形容妃子受宠的程度。

唐朝时期,贵族们的取暖方式更加讲究,他们使用瑞炭取暖,这是一种高级的取暖材料。

杨国忠更是奢侈,用白蜡做成双凤形状的蜡炭,既能取暖又能观赏,可谓奢华至极,只是这种奢靡之风与底层百姓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直到宋朝,普通百姓的御寒情况才有了显著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时期,棉花开始大批量种植,到了南宋,棉花种植技术逐渐成熟,普通老百姓开始大量使用棉衣棉被,这一变化对于改善民众的御寒条件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棉衣普及之前,很多穷人只能用草纸做衣服过冬,有趣的是,一些文人学士也喜欢穿草纸衣,他们声称这是为了追求心灵的通透。

这种做法虽然看似高雅,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状况。

到了清代,贵族们的冬装更加豪华,《红楼梦》中对贵族冬装的描述让人叹为观止:贾宝玉穿的是“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林黛玉穿的是“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皮的鹤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各种奢华的皮草,如雀金裘、凫靥裘、石青貂裘排穗褂等,光是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其奢华程度。

但即便是这个时间,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御寒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居住在简陋的草房泥屋中,用灶灰和土炕取暖,或者用茅草编的茅窝子保暖。

一秤木炭要换两个大米,很多穷人根本买不起,他们只能裹着破烂的羊皮裘或狗皮裘,有些人甚至只能穿柳絮做的棉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睡觉时,他们躺在稻草上,盖着破旧坚硬的布被,在极端寒冷的天气里,经常有人因寒冷而失去生命。

古人面对的寒冷比现在更加严酷,他们的衣服和被子都没有现代的软和厚实,房子的保温效果也远不如现代建筑。

即使是铁器,在寒冷的冬天也冰凉刺骨,好在人类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是惊人的,他们学会了织布和养殖牲畜,这极大地改善了御寒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星观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炉子、铛和碳篓等铜器,这些都是用来取暖的工具。

古人还发明了各种取暖器具,如“暖炉”、“红炉”、“手炉”等,这些通常是用铜制成,里面放置木炭,而“脚炉”又称“汤婆子”,用来暖被窝,可见古人在御寒方面的创造力。

回望过去,人们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坚韧,最初的火堆,到精心设计的建筑,再到各种取暖器具的发明,每一步都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古人没有现代科技,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严寒抗争,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古代社会贫富差距的巨大,尤其是在御寒方式上,这种差距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贵族们享受着奢华的衣物和温暖的住所,普通百姓却要在寒冷中挣扎求生,这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差异,也是古代社会的不平等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当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现代的取暖设备、保暖衣物,甚至是简单的棉被,都是经过漫长历史积累而来的成果,我们有责任珍惜这些,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创造更加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史记丨古人是如何取暖的-正观新闻2022-11-30 10:00
2.档案旧时光|古代没有暖气,古人都用啥取暖?-韩城市档案局 2023年11月07日
3.在寒冷的冬天,古人如何取暖?来看这些“保暖神器”-大河网2022-12-14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