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喜贺阳光君——贺《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
■张颖辉
犹记得“阳光少年年十五”,却忽已“加冠”,正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今晨,走出门就与阳光君迎了个满面。
你好,阳光君!我们一路同行。
打开《阳光报》,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仔细阅读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晨练的人们开始回家,世界忙碌了起来。我诵出了李太白的佳句应和你:“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此刻,我行走在渭滨街上,这是三秦大地上一条极其普通的街道。你对我叙说着一条陕西新闻,我说,小时候读白乐天的诗句,现在念来正合时宜:“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这会儿,我因为工作需要穿梭在大秦岭里。这一程,从“榆林·咸阳”到“宝鸡·安康”,从“汉中·延安”到“铜川·渭南”……你将地市的新闻逐一为我播报。我云刘郎的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你说:“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后见彩虹。”
太阳升腾在秦岭之巅,我偷得一时闲,于一农户家中喝茶。你已聚焦巴黎奥运会,我欣喜若狂,念宋太祖的诗:“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这一天,走泾河,过渭河,经丹江,穿汉江……我有感而发,诵出:“日出江花红胜火。”你说:“公益广告、阳光热点、教育新闻等一条都不能少。”我吟阮籍的诗:“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有了你的同行,生活是多么广阔……
归来时,我漫步于“南山酒吧街”:街上文化氛围正浓,书画美文尽墨香。但见韩老师(韩老师是个可敬的阳光人,他利用业余时间建设了这条集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长街)款款而来,他笑语:“依然阳光,依然爱。”忽忆起赵孟頫的诗:“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在旭日的照耀下,世间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多么美好的景象啊!阳光君,正似旭日阳光冉冉升腾在三秦大地上……
明天会更好!
(作者简介:张颖辉,女,笔名“颖雪”,陕西西安人。作品散见于《北京日报》《青海日报》《松原日报》《甘孜日报》《西安晚报》《凤凰资讯报》《儋州文艺》《泾阳文艺》《木香》《三泉》《七天》《烟雨文艺》等海内外报刊。)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片阳光的助力——写给《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
■张大川
记得,还是在本世纪之初的2004年,某一天,偶尔去朋友的单位闲聊,无意中,在朋友的案头之上那一叠堆积如山的报纸杂志之间,翻阅出了一份好像是才更名的、散发着浓郁墨香的《阳光报》。听我朋友讲,《阳光报》原来的名字叫《军工报》,2000年10月改名为《经济新报》,2004年2月才最终更名为现在的《阳光报》。我欣赏着这份清新脱俗的报纸,看着套红而硕大的“阳光报”几个字,脑海里不由得升腾起一番景象:清晨,一轮红日喷薄欲出,阳光洒向大地,光芒四射、活力尽现……“好!”我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我的朋友吓了一跳,只见,桌面上朋友刚给沏的茶水,轻轻地溅起了浪花!朋友问:“咋啦?”我说:“《阳光报》好呀!这个报名起得好!”
之后,我好像认准了《阳光报》,将《钟情(阳光报)》《汨罗江·屈原》《挥之不去的记忆——印象路遥》《国庆礼赞》《为什么泪水会打湿我的眼睛》等稿件都投向了这份令我情有独钟的报纸。
作品见报后,我也与《阳光报》的编辑老师熟络了起来。起初,《阳光报》的社址还在西安市北关正街,与我上班的地儿离得挺近的,我没事的时候就去报社走一走。一来,我的稿子经常见诸报端,顺便取几份刚刚出版的报纸;再者,有了好稿子,就赶紧送过去,看到编辑老师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就特别感动!伴随着每天的朝阳,记者、编辑和校对老师辛苦制作出来的《阳光报》就被发行老师及时、安全、准确地投送到了每一位读者的手中。一字一句总关情、文笔妙手著华章,《阳光报》帮你了解国内、国际的新闻大事,并关注百姓民生。
2020年6月2日,《阳光报》从西安市北关正街搬迁至曲江登高路1388号新华出版传媒大厦,虽说距离稍微远了点,但我每次都是乐此不疲地乘坐着公交车或是地铁去看望我心心念念的《阳光报》。我始终坚信: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片阳光的助力!
(作者简介:张大川,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诗乡》《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阳光报》《陕西诗词界》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并获得了中国文联、中国文化部等部门的奖励。)
七绝两首 金秋——致《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
■张金富
其一
薰风热雾半浮楼,
细雨声敲晤金秋,
一叶清凉新梦好,
耕耘至此望割收。
其二
今尚伏中心已喜,
迎凉送暑正当时,
读书疑有风掀页,
听雨依然荷涨池。
(作者系冀中能源峰峰矿业集团组织部原部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