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河南地级市,2023年末常住人口236万,当年GDP总量1763亿,人均GDP为7.4万元。

放眼全国,这样一座GDP总量和人口规模均排在全国200名左右的城市,用平平无奇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

这样一座城市,其名字能够出现在全国范围内,无外乎两种可能:当地出了一个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通常是正面的),或者出了一个轰动全国的事件(通常是负面的)。

但在漯河,这事却不太好定性,当地法官王佳佳遇害,官方的态度是维持法律的权威和支持法官的判决(原话为“坚持严格依法办案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民间,网友们的观点存在诸多分歧,一部分人支持法官的判决,一部分人支持歹徒的做法(歹徒是最高法院对当事人的定性)。

通常情况下,这类轰动全国事件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如果事件本身带有官民对立的性质,偶然之中大多又有着必然。

这种必然,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作者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最核心的因素。一个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官民对立的可能很低,即使有,更多也是采用温和手段解决。

反之,在欠发达地区,民间与官方的纠纷,诉诸法律的可能性会低很多,采用极端手段解决问题,是很多人最后的选择。

所以,我们只需要看人均GDP处在全国的水平,便能知道这种事是否是偶然中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漯河人均GDP,在2018年到2019年间,增长非常迅速。

当年人口数量增幅不大,但GDP增量高,所以拉高了人均GDP。

从人均GDP占全国平均值的比重来看,1993年漯河人均GDP仅有全国平均值的57%,之后回升到超过90%的水平。

但2010年以来,漯河人均GDP占全国平均值的比重,又开始下跌。2018年跌至71%。

2020年,又重回90%以上的水平,创下接近93%的历史最好水平。

可惜好景不长,2021年以后又开始下跌,到2023年,漯河人均GDP仅占全国平均值的83%。

总结来看,1990年以来,漯河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发展才是硬道理,或者一切民间与官方的矛盾,还是要通过发展以及背后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质量管理体系告诉我们,在整个质量的波动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要做好质量,必须有措施预防任何人可能犯下的任何错误。

社会管理,理应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