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檀香刑》中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是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人生是一场长途跋涉,有荆棘密布的丛林,有辽阔坦荡的平原,也不乏客旅途中的炫目星河,虽然出发点也不尽然相同,但都是由着一个个意外、惊奇和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组成完整的一生。

有人庸碌奔忙,在大千世间汲汲营营,为了功名利禄四处奔波,最终获得的不过短暂一梦,随年岁增长可回味的都如过往云烟般消散无踪。自降生到世间,旅程便已扬帆初启。而人的出生,便是许多人无比重视也影响巨大的东西。

试想若生来即在富贵人家、书香门第,得到的教育物质享受也必定在许多人不可企及的高度,生在寒门之下,吃穿用度处处须费心,追求起成就自然更需个人的造化。

周海婴,身世颇具几分不同凡响的鲁迅之子,在书香门第的诞生后,便伴随着纷纷议论和众人注视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是时代文化领袖鲁迅,母亲又是声名显赫的近代广州第一家族许拜庭的后人,便注定围绕周海婴的目光与争议不会少。

同时,还有与父亲鲁迅关系颇有纠葛的朱安,虽然素昧平生未曾谋面,却在街头小报中风波乍起;出生时的一场难产中,父亲毫不犹疑地对医生说“保大人”。在行将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的传奇一生就已暗暗埋下伏笔。

“意料之外的出生”

据周海婴说,他是父母避孕失败的一个意外产物。在1929年,老上海的夏末,鲁迅与许广平避孕失败,许就这样意外地怀上了孩子。

虽然当时内有纠葛万分的家庭关系,鲁迅尚未处理好许广平与配偶朱安之间的计划与生育打算;外有国家的动荡不安,国将不国,何以为家。此时的鲁迅,实在是没有准备好去面对一个新生儿的诞生。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在成为父亲之时,将这诗句诠释在对周海婴的关怀与宠爱中。即便尚未有为人父的准备,但既来之则安之,也没有就狠心让小小生命不见天日的道理,于是两人商量后,还是满怀期待地等待他的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回忆,当时许广平在生孩子的时候一度出现让人危急的现状,难产可是尤为严重的事态,稍有不慎就会使得一条生命天人永隔。

眼看妻子和孩子在产房中痛苦难安,鲁迅也焦急万分,但对于妻子的爱意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就愈发弥坚,于是当医生问道保大人还是小孩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保大”!在经历几小时的苦战后,幸而结果十分圆满,母子二人都得平安。

后来这件事被周海婴得知,在他所记录的《我与鲁迅七十年》中调侃道,自己不过是父母避孕失败的产物,他俩才是真爱。

自出生起的惊险事宜到此告一段落,鲁迅虽在他出生时未做好万全准备,但当孩子降临于世后,鲁迅依然给了他全心全意的宠爱,尽到了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

在对待这个来之不易又万分讨喜的孩子取名上,鲁迅也是显而易见花了心思。当时的他居住在上海,这座城市承载了鲁迅十余载的壮年时期和回忆,而这个孩子是在上海诞生的婴儿,于是名字便这样敲定下来——周海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自己非常中意这个名字,他仍然强调说,若是海婴大了之后对这个名字不满意,他自己可以改。

在当时父母之命依然拥有极高地位,且被视作应该遵循的条规之时,能够给予孩子如此的权利和尊重,可见鲁迅的教育方式也十分开明。

父亲鲁迅陪伴在周海婴身边的年头不多,仅仅在他七岁时,鲁迅就因病去世。但这仅有的时光中,鲁迅对周海婴的宠爱已经非常之深。

为他在各种稀奇古怪的玩具摊驻足、悉心地处理他每一次微小的咳嗽、把他架在脖子上逗他做“大马”,在面对周海婴时,鲁迅不再是那个犀利又讽刺的大文豪,仅仅是一个温暖而高大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满争议的成长”

即便鲁迅在去世前给亲人的遗嘱中,提到了他对周海婴成长的嘱咐,“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可知鲁迅对于周海婴并没有什么学术上的造诣要求,只希望他能安安稳稳,简单充实地度过一生。周海婴也确实顺从了父亲的期许,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培养了摄影作为爱好,同时还勉励考上了北大物理系,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无线电工程师。

顶着鲁迅之子这个重若万钧的头衔,他依然是众人目光聚焦点、众矢之的。即便自己努力考上北大,也被听风是雨的舆论指控歪曲成是乘父亲的凉。

而事实是,周海婴从未因为父母的光环而觉得自己有任何与常人不同之处,名门后人、望族之子的傲气在他身上不见踪影,他只是谦逊又踏实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专心自己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甚者,因为鲁迅去世后,小报舆情更加兴风作浪起来,大把指责和污蔑向许广平与周海婴母子两扑过来。

他们称许广平是插足鲁迅与朱安之间的“小三”,把周海婴侮辱性地称作“私生子”。这荒唐又盛大的闹剧使得他一直在闲言碎语的风波中成长,锻炼了稳重而专注的心性。

当时有小报称他与朱安不和,拿父亲去世,原配与私生子争遗产的那套剧情强加在他们身上博人眼光,造谣周海婴为了遗产对朱安言出不逊。

同样这也是无端的污蔑,一直到终老,周海婴都未曾见过朱安一面,何来那么多奇怪的不和与争执?甚至不仅如此,虽然二人不曾见面,周海婴曾对朱安去过信件,表达自己的尊重与崇敬。

许广平与周海婴二人更是负起了朱安生活费的责任,一定程度照顾了朱安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常人难以想象笼罩在鲁迅之子这个光环下的周海婴,一生需要面对多少非议、经历多少风波,但这样的流言蜚语与恶言中伤,恰恰使得他明白了有时不需太过在意他人眼光,风言风语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真正依赖的是自己沉淀下的内心,和坚持自己的路。

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周海婴脚踏实地,谦逊包容,用摄影的方式向下看,记录了大众中的鲜活与感动,用文字的方式网住回忆,记录了与父亲鲁迅的七十年。在浪潮般的声浪中,坚守本心,踏实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