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访鸭绿江

(散记)

文/二月梅

一提起鸭绿江,我对她的那份崇敬、仰慕和向往的感情便油然而生。暑热七月,因去丹东办事,使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从泉城济南乘火车,到达丹东已是第二天下午了。此时虽是流火的季节,可在丹东却感到特有的凉爽与清新,与处在酷暑燥热的内地城市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到丹东,我便与陪同人员提出马上看鸭绿江。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江,发源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天池南麓,流经吉林、辽宁两省,于丹东市东沟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由于她地理位置特殊,特别是五十年代发生的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和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使她不仅早已闻名遐迩,而且也一直充满着传奇、神秘的色彩。

来到鸭绿江边,正赶上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云儿也显得有些低沉,江边泛起的淡淡薄雾与淅淅沥沥的小雨糅合在一起,给夏日的鸭绿江染上了一层浅浅的灰白,但这不仅丝毫不影响观江的兴致,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快慰与惬意。我站在江边,透过朦胧的雨纱,极目远眺,鸭绿江犹如一条昂首欲飞的巨龙,由东北至西南,横空而卧,蜿蜒迂回,飘然而下。江面宽阔平坦,江水缓缓流长,几只白帆小舟在江心随波飘荡,错落争游。江的对岸就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州市,该市的楼台亭阁,街道树木都历历在目,尽收眼底。岸边三五成群的朝鲜姑娘,身着艳丽长裙,有的在洗衣,有的在嬉戏,那朗朗的笑声不时传到对岸,使人感到这里确是一条清幽、祥和的边界。

在陪同人员的安排下,我们登上了游江的小汽艇。站在船头,俯视江水,我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鸭绿江的水竟是这样地绿,她似一条碧色的绸带,飘绕在江谷之中,又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铺设在江面之上,简直就像一壶倾心的绿酒令人陶醉。经询问才知道,从长白山下来的水,含沙量极少,水资丰腴,很少污染,因而自古就有“水绿似鸭头”的美誉,鸭绿江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听到这些,不禁使我想起唐朝诗人白居易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佳句,用它来形容鸭绿江的旖旎风光,不也正是很恰当的嘛。

游船沿着宽阔的水面缓缓而行,习习的江风伴着细细的丝雨拂面而来,显得特别地舒适、畅快。船儿荡起的水花如晶莹的珍珠洒落在江面上,增添了一抹动态的美姿。沿江两岸,青山如画,峰峦叠翠,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卷之中。更值得高兴的是,江面上还时不时地碰到一群群的鸭子在戏水、嬉戏,使鸭绿江的名字更具有了真实感。途中还看到了象征丹东重要历史、明成化五年修建的、用来防御女真人入侵的虎山长城,550多年过去了,依然巍峨高耸,气吞河山,同时也诉说着丹东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在船上,尤其是更能近距离地看到江对过新义州的各种建筑和景观,朝鲜的威化岛、将军楼,以及志愿军浮桥过江处等地点,使之不仅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受到了朝鲜文化的一次熏陶。

鸭绿江不仅风光秀美,据说她还很有灵气、很解人意、很有正义。丹东的鸭绿江属于下游,向西不到十公里就是江的入海口,黄海的潮起潮落与她直接相连,由于受海潮影响,这段江面冬天始终不结冰,可唯有一次例外,那便是抗美援朝的一个冬季,江面突然封冻,使我数十万志愿军踏冰而过,从而赢得了时间,减少了损失,获得了胜利。我想,这大概也是人们对鸭绿江的一种赞美吧,果若如此,那就真可谓“上苍有情助中华”了。

来到鸭绿江,当然还要看那座举世闻名的丹东至新义州的钢铁大桥。这座大桥曾是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主要通道,因而也是侵朝美军狂轰乱炸和我军奋力保卫的重点目标。无数次的战火考验,使它成为名扬四海的“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主要桥梁。这座大桥是1937年4月始建,1943年5月建成的,桥长946.2米,共12孔,自朝鲜江岸起1至6孔属朝方,其余6孔属我方。我方的6孔为等跨吊弦钢索连续构梁,比之朝方的桥更加雄伟。这次去丹东也有幸登上了这座桥的中方一端,实地察看了它的全貌。在桥头上方的钢架梁上,“中朝友谊桥”五个大字赫然醒目,桥面宽约10米,右侧为铁路线,左侧为柏油路,因受路面限制,过往车辆只能由两头分别放行。桥上方是用钢梁架构遮掩起来的,从中方一端透视朝方一端,整个大桥就像一座钢铁通道,显得巍巍壮观,气势恢宏。

其实,现在使用的这座桥并不是最早修建的桥,在它下游的100多米处还有一座桥,才是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的第一桥。那座桥是1909年由日本人修建的,也是12孔,中朝双方各6孔。1950年11月8日,美军对它进行了轮番轰炸,致使桥被炸断,经过抢修,1951年2月再次被炸,第一桥从此变成了废桥。停战后,朝方将其所属的6孔及中方两孔铁桥残骸拆除,我方所剩的4孔残桥保留至今,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断桥”。它不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光景点,更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记载和缅怀英烈、控诉美帝侵略暴行的实际场所。我站在中朝友谊桥头,凝望右侧的残桥断臂,仿佛又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轰炸声,仿佛也置身了那壮怀激烈的场境中。

鸭绿江啊,英雄的江、友谊的江,你流过多少英雄的血,淌过多少友谊的泪。中朝人民将世世代代地敬仰你、爱戴你,希望你永远是一条秀丽的江、和平的江。

(写于2024年8月18日泉城)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文学爱好者,研究生学历,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