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曹魏的西部战区,直接面对蜀汉这个棘手的死敌。

因此,谁能被委以征西将军的职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我们来看看,这些征西将军都是谁?

第一位:夏侯渊——虎步关右

第一位:夏侯渊——虎步关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侯渊战死后,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白地将军。

其实那更多是曹操为了安抚军心,刻意为之。

夏侯渊这么多年雷厉风行的作战风格,让他成就了虎步关右的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是菜,而是轻率恃勇,这是身为将帅的最大忌讳。

如果夏侯渊能有张郃一半的惜命,哪里会临阵战死?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夏侯渊也没有机会能为自己正名。

第二位:张郃——国家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让刘备和诸葛亮都忌惮的男人,真的那么神乎其神吗?

并不是。

历史上的张郃并非一员猛将,没错,你找不到他与任何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能沾边的记载。

正是因为他不猛、不莽、怕死,才成就他征西大将军的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将领真的厉害与否,看他打仗带不带脑子。

很多人认为张郃是靠活得久混来的名位。反过来想,他能活得久,不正是因为他会打仗、能打仗么?

他不至于阵前白给呀!

第三位:赵俨——刚毅有度

第三位:赵俨——刚毅有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俨是文治武功两手都硬的曹魏名人。

官渡之战那会儿,曹操和袁绍打得火热,身在阳安郡的赵俨尽忠职守,稳住了原本也想与袁绍通信的李通。

赵俨是一个军中和事佬,他在调和军营中的人际关系很有一手。张辽、于禁和乐进的矛盾就被赵俨通过各种方法逐步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赵俨还督领过于禁、张辽、张郃等人在内的七军。

襄樊之战,赵俨也是功不可没,他不仅替徐晃解围,指出不应仓促援战的原因,还多次射书信于樊城中,成功稳定军心。

第四位:夏侯玄——玄学大师

第四位:夏侯玄——玄学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为将,夏侯玄其实还是更适合去当一个文学家。

在文学和玄学上的造诣,夏侯玄是非常不得了的。他被称为“魏晋玄学”的领袖人物,开创先河。

可能因为他专注玄学,连打仗也靠玄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夏侯玄和表哥曹爽西征蜀汉大败,成为当时众所周知的笑柄。

他这位征西将军,的确是名不副实!

第五位:郭淮——御蜀屏障

第五位:郭淮——御蜀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淮在成为征西将军之前,其实已经是抵抗蜀军进攻的一大功臣了。

他识破诸葛亮的意图,还修正司马懿的战略,智谋直逼两位大佬!

只不过郭淮防守强悍,但进攻不太行,很多次率军出击都被击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上征西将军后,郭淮有陈泰和邓艾两员智勇兼备的手下协助,抵抗蜀军更是没有什么意外!

再往后,郭淮继续升官,最后功成名就、安享晚年。

第六位:陈泰——沉勇能断

第六位:陈泰——沉勇能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泰是中后期与郭淮、邓艾齐名的抗蜀名将,他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姜维大败王经后,陈泰没有采纳邓艾壮士解腕的建议,而是率军急速增援,营造气势,最终吓退姜维,成功保住狄道城。

因为高平陵之变陈泰选择劝说曹爽交出军权,他才受到司马家族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泰还是比较天真,政治方面远不如他爹陈群道行高深。

当他意识到已经无力挽回司马家族把持朝政的时候,陈泰最终忧愤而亡,令人唏嘘!

第七位:邓艾——军事奇才

第七位:邓艾——军事奇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艾可谓是曹魏最强的征西将军,没有之一。

单单偷渡阴平灭蜀之功,其他七位,拿什么比?

何况,邓艾除了军事能力,他在农政方面也是颇有建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间的种田经历和实地考察军营规划等经验,让他得以提出治理魏国江淮地区的方略。

曹魏能把发展差距与蜀汉、东吴进一步拉大,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归功于邓艾的建议。

只可惜邓艾攻占成都后飘了,被政敌钟会抓住把柄,给了致命一击,冤死半途。

第八位:司马望——文治武功

第八位:司马望——文治武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司马望能当上征西将军,与他是司马懿的侄儿不无关系,但他本身的军事能力并不差。

他最初深受曹髦宠信,只不过当时把持朝政的其实就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

为了避嫌,司马望就提出外出任职的请求,顺利担任征西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职八年,多次抵御姜维的入寇,令其无功而返。

后来,司马望还率军去抵抗过东吴的进攻,也是起到威慑作用。

只不过他这人爱财如命又非常吝啬,当时因为这个多被人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就是曹魏集团历任的八位征西将军。

你认为哪一位是最厉害的,哪一位又是最差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