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滚滚元江与层峦叠翠的哀牢山间,有一个流域内最大的河谷盆地——元江坝子,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便坐落于此。

这里,拥有“一江两河”天然水景观和瓦纳热海、栖霞山两系天然温泉,绿色是元江最亮丽的风采;

这里,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与滇中城市群和边境口岸形成2小时经济圈,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通道优势是元江养成开放包容个性的沃土;

这里,神奇的元江水系、壮美的哀牢山脉,赋予了元江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多元是元江最丰富的宝藏;

这里,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等各族儿女融荣共居,他们秉承“勤劳质朴、敢为人先、团结奋进、开放包容”的元江精神,孕育出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生万象 江阔情浓”是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谐发展最形象的描述。

新时代、新征程,元江21万余各族儿女始终秉持“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守望相助、美美与共”的为人信条,共愿景、共荣辱、共情怀,通过四项举措,锚定“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奋力行走在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元江之路上!

元江县城 元江县融媒体中心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江县城 元江县融媒体中心拍摄

总揽全局

巩固“党建引领”这一根本

元江,“红河谷中的太阳城”。在这里,基层党组织始终是创建中那面最鲜艳的旗帜。党的光辉,是“太阳城”最灿烂的阳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7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洼垤乡2024年“七一”建党节系列庆祝活动暨第二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拉开序幕。

洼垤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汉、傣、哈尼等多民族融荣共居的乡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为全面推进洼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当天的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开展主题党日,表扬先进典型,开展走访慰问、纪律党课、“万名党员进党校”暨党务知识培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凝聚起广大党员将爱国爱党热情转化为砥砺奋进、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

洼垤乡的这一刻只是全县3街道2镇5乡培养“四个特别”干部的一个缩影。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带头学习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余次,示范引领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把握“12个必须”的丰富内涵,各级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及重点工作知晓率不断攀升。

为提升创建成效,元江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专班,10个乡镇(街道)、63个县直部门均成立组织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不单单是为了创建而创建。

元江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纳入领导班子、综合目标考评等考核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巡察、实绩考核、专项督查内容,融入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竭力推动创建工作由单项突破向整体协同推进。

同时县委、县政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制定下发《元江县“三创一行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跑出创建工作“加速度”。

为激发创建活力,元江还制定出台《元江县关于打造民族文化党建品牌的实施意见》,以基层党建“四级联创”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为抓手,不断扩大“两个覆盖”工作,在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文化学会中建立4个党组织,成功打造8个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整合红色教育基地、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资源,建设了“1+10+N”模式的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在元江这片热土上,基层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正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赶考”行动,展现着元江发展背后的“精神动力”。

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

春风化雨

把握“凝心聚力”这一关键

船的力量系于帆,人的力量始于心。

元江通过开展民俗节庆活动、推进文化精品工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打造视觉形象工程等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7月28日,元江县2024年火把节隆重启幕。当天,象征着文明之火、红色之火、和谐之火的火种,分别在甘庄街道它克崖画、洼垤乡么佐山、元江白塔成功采集,并汇集到中老铁路元江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点燃了传承千年的“三元之火”,再汇聚成“团结奋进之火”,点燃了各民族齐欢共乐、互融相亲的激情。

举办金芒果文化旅游节促“三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办金芒果文化旅游节促“三交”

今年元江芒果节,恰逢端午节、花街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四节”相遇,元江共筹办了4类23项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突出、创意新颖的节会活动,充分发挥节庆活动经济效应,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和文旅魅力,五湖四海的宾朋相约热情元江,共同欢度这场节日盛会。

欢庆丰收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庆丰收节

甘庄街道是玉溪市有名的侨乡,是元江县归侨、侨眷居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有归侨、侨眷和侨属2700余人,同时还居住着傣族、彝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甘庄街道傣族同胞们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花街节”。当天,通过非遗戏虎表演、傣涨刺绣服装展示、傣涨小调和民族歌舞表演、竹竿舞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同胞聚在一起共享节日的欢乐、交流文化和情感。

巡回法庭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巡回法庭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础

为进一步扩大交往交流交融朋友圈,元江对内用好玉溪市九县(市、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玉溪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学会联盟及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文化学会的交流平台,与学校、社区等单位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等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营造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良好氛围。对外以“中老铁路上的火把节、脉动世界的元江”为核心打造系列民族节庆活动,面向国内外来宾讲好元江民族团结故事,讲好“以侨为桥”的故事,将民族团结进步的好声音、好故事展示给17个国家和地区,在中老铁路上绘就元江民族融合的多元和谐画卷。

民族节庆引发的热效应让旅游业持续火热。这些年来,元江先后举办撒摩“阿哩”文化节、白族三月米干节、傣族花街节、火把节、芒果节、荔枝节等民族节庆及节假日系列活动,引导各民族群众在寓教于乐的节庆活动中,不断增进文化认同。

为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元江开发咪哩乡红色文化游、县域南北游、民族风情游(哈尼风情游、彝乡风情游)、奇幻自然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把元江旅游促“三交”的人文内涵全方位、多视角、广覆盖地传播开来,不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进情感认同、凝聚正能量。

元江出台了《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棕扇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九祭献”“阿哩”“狮子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编撰了《元江往事》《元江风物》《元江文化》《元江文史资源》等系列书籍。

“这些文化精品,凝聚了元江各族儿女的智慧,丰富了精神家园,展现了各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融合发展的无限魅力,有力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交融创新,全县各族儿女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全面形成。”元江县民宗局局长杨茹荃表示。

李和才故居位于玉溪市元江县咪哩乡,是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咪哩乡充分发挥李和才故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引领作用,讲好李和才统战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作为李和才故居的讲解员,讲好李和才同志‘我跟定共产党就像竹筒倒豆’的故事,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元江县政协委员、咪哩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安平表示,他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和优美动听的歌声将李和才故事发扬光大,让李和才故事走出元江、走出玉溪、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破除语言障碍的元江各族群众走得更远,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值得欣喜的是,2024年进入暑假后,除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省外高校外,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省内高校研学团队也纷纷来到元江。这里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建设了美丽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成为各大高校到元江研学的主要内容。

各个基地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研究的重要载体,在讲好元江故事、传播元江声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

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元江全力打造了一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投资100万元新建咪哩乡同心圆民族文化广场,投资10万元建设羊街棕扇舞传习馆,新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识标牌80余个,积极参与两州(市)两县四乡(街道)第二十届民族团结运动会,彰显民族团结精神文化魅力,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元江篇章愈发精彩。

元江澧江街道红侨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江澧江街道红侨社区

利民为本

锚定“普惠共享”这一目标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元江以实施好“普惠共享”工程为引领,不断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全县各族人民共同向着幸福的目标奔去。

“今年,我们将会加快推进甘庄侨乡芒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建成后预计每年营业额达103万元,扣除各项维护成本等支出,能实现收益48万元左右。”日前,说起社区的发展前景,元江县甘庄街道干坝社区党总支书记郭云信心满满。

干坝社区位于中老铁路沿线。近年来,干坝社区党总支坚持“联农带农”融合发展,发挥通道区位优势和热区资源优势,强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热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22年的23.8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217.6万元,实现突破性增长。

5月18日,在云南元江产业园区甘庄片区内,玉溪亿达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硅锰合金及尾气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成功点火投产。作为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6.54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近300个。

据了解,中老铁路通车运营后,元江县以开放谋发展、以开放强产业、以开放促转型,推进现代农业种植产业园、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产业园、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两园一平台”建设,变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过路站”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的“蓄能池”,跑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加速度”。

在元江,云南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一棵芦荟”为支撑,与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书写“天赐良草、民族安康”的家国情怀以及以行践言、以践行远的诺言,带领各族员工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成功把“团结进步”成果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是元江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元江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产业、基地、项目、主体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在库基地1685个。2023年以来新建基地151个,新增基地面积0.75万亩,完成投资17680万元。

元江始终立足资源禀赋,巩固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4个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旅游文化等4个新兴产业,形成“4+4”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云南省民营经济争先进位10强县”,元江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步伐愈发稳健有力。

元江在让各族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路上做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县交通运输局扎实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率100%的目标,实现全县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扎实开展……

2023年,元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8824元、19300元,分别增长6%、8%,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中老铁路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老铁路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共建共治

强化“社会治理 ”这一保障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社会化、法治化,持续推进“法治元江”建设,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元江一直在路上。

2014年,退休老党员张有华创建了“532乐队”,2016年,他把乐队纳入曼来镇百姓宣教队,此后宣教队在张有华的带领下,以“民族歌舞+花灯说唱+政策宣讲”的形式进行宣教,受到群众的欢迎。

2018年,在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张有华依托宣教队成立了老党员工作室和正能量工作室,这是玉溪市首个由退休干部牵头组织成立的正能量工作室。

工作室的成立为张有华开展宣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宣讲时结合哈尼十月年、火把节、傣族花街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依托元旦、春节、中秋、重阳和国庆等节日,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党的好政策,宣传民法典、乡村振兴及防诈骗等内容,推动社会治理在农村落实落地,使群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卡腊是个好地方,路上路下茶叶香;党员干部带头干,哈尼群众紧跟上;齐唱党的政策好,脱贫攻坚打胜仗;管好茶园‘金叶子’,乡村振兴奔小康。”一曲哈尼族小调唱出了元江县因远镇卡腊村现在的变化。

因远镇卡腊村是哈尼族聚居的山区村委会,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47户3348人。卡腊村地处“黑树林”地区。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黑树林”地区工作,把搞好团结、保持稳定、发展经济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为了改变当地面貌,当地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向深入的契机,从交往交流入手,向共同发展发力,接边各州市、县、乡镇等积极加强合作交流,采取有力措施,这一地区状况有了根本性变化。

特色墙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色墙绘

现在这里与周边村的村干部、党员的交流多了,大家还约定了“三不带头三带头”:有纠纷时候不带头广播喊人,不带头组织人,不带头冲在前;要带头发展产业,带头防止纠纷,带头联防联控。

频繁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不断形成的和谐氛围,让干部群众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上。“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实践。

随着共同团结进步的局面形成,“黑树林”地区的发展质量不断完善和提升。而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探索符合当地发展的工作模式,筑牢平安之本、夯实平安之基、凝聚平安之魂、实现平安之梦,是元江一直努力的方向。

为完善维护接边地区和谐稳定工作协作机制,元江建立了“黑树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联谊会和“梅甫三村”联防联调机制,实现矛盾冲突到共同发展、百年干戈化玉帛。

积极搭建联盟平台,在元江签署《玉溪市九县(市、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新模式,“边疆少数民族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机制”被最高检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设立元江县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努力践行“枫桥经验”,进一步落实涉侨司法便民利民举措,走出了一条涉侨纠纷诉调多元化解促民族团结进步的元江路径。

为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元江还以接边治理为载体,巩固共融互嵌“外循环”。常态化召开接边地区联防联调暨民族团结联谊会,稳步推进接边地区民族事务共同治理,逐步形成“四联四通”接边治理路子,曾经跨县、跨州市山、林、水、土权属纠纷不断的接边地区由乱到治,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形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进一步凝聚。

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抢抓中老铁路发展机遇的时代背景下,元江各族儿女将继续凝聚智慧和力量,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让“团结奋进之火”在中老铁路上熊熊燃烧,薪火相传脉动世界,让新时代的“元江之路”更加明亮通畅、宽阔平坦。

策划统筹:陶红 王云飞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元江县民族宗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