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依“天”,不要怨“天”

——谈兵法“慧”处世(31)

文/路秀儒

《孙子兵法》把“天”作为预测战争结局的五大要素之一,在《计篇》中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这里所说的“天”,是指昼夜阴晴、天气冷暖、季节时令等自然天候条件。

作战行动会受到阴阳、寒暑、时制等自然天候条件的影响,时时都要考虑到天气因素。同理,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会有“阴阳”“寒暑”“时制”,也有一个因“天”而为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学会得“天”、依“天”既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一个人生课题。我们从兵学智慧之中,可以悟出待“天”之道。

一要敬“天”威。《孙子兵法》开篇说完“道”即讲“天”,把“天地孰得”作为“知胜负”的“七计”之一,凸显了对“天”之敬。《诗经》里说:“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人生活在“天”下,要知“天”高、识“天”力、懂“天”性,对“天”时时要有敬畏之心,决不可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幼稚病。

二是要顺“天”意。曹操在《十一家注孙子》中有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人生活在社会中也是如此,顺“天”而为,则如顺水推舟、下山滚石,自然会得到“天”道的恩泽,而不会受到“天”力的惩罚,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要借“天”力。王晳在《十一家注孙子》中说:“谓阴阳,总天道、五行、四时、风云、气象也,善消息之,以助军胜。”周瑜火烧赤壁,借的是风力;关羽水淹七军,借的是水力。“天”力,人之助也。借“天”力,补己力,是大智者之为。

四要动“天”情。杜牧在《十一家注孙子》中引姜太公所言:“夫用兵者,顺天道未必吉,逆之未必凶。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这里意在强调“人”在“天道”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生活在各自的小“天”之下,彼此的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比如,有的人出生在条件优越的城市,有的人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有的人有天赋异禀,有的人则在某些方面先天不足,等等。但这不是听天由命的理由,更不是怨天尤人的借口。

怨“天”者,天怨;感“天”者,得天。有道是“天道酬勤”,输了“起点”,并不意味输了“终点”。人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尽管生活的小“天”有差别,但大的生活环境是没有差别的。人眼中不能只有一颗星星,而应该有一个星空;不能只盯着自己那个尺寸“小”天,而应该用勤奋与智慧去拥抱和感动那个共有的大“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路秀儒,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训练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动员部部长,大校。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学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