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确禁止骑行的标志

8月21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向封面新闻记者反映,位于成都高新区的网红人行天桥“蘑菇桥”交通混乱,明明有禁止骑行的交通标志,但仍有部分市民在桥上骑行,为行人通勤带来安全隐患,王女士表示:“这哪里还是人行天桥,分明就是‘骑行’天桥,走路过桥常常会担心自己被撞。”

实探晚上5分钟内

有93人次骑行通过天桥

8月21日晚上21点,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了王女士反映的网红“蘑菇桥”,全名“老成仁路跨锦江人行天桥”。伴着微风,一些市民在锦江河畔悠闲漫步,但也能看见,有许多市民骑行通过这座天桥,电瓶车、共享单车、山地自行车、站立骑行车等都在此通行,甚至还有老年代步三轮车、摩托车等。在记者计时测算的5分钟内,约有93人次骑行通过该天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晚的网红“蘑菇桥”

天桥上,市民李女士向记者分享,这是她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我们靠边走,才能尽量避免被骑车的人撞着,早晨再来看看就知道这里有多‘壮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队推自行车通过

8月22日早上8点30分,封面新闻记者来到该天桥附近,早高峰时间,人潮从锦江以南方向通过天桥向北行进。有市民向记者介绍,“锦江以南是中和片区,多为住宅区,很多人是在对岸的天府软件园上班,所以早晚上下班的时候桥上就很拥挤。”记者注意到,受到天桥两端限宽桩的影响,大部分骑行者会排队推着自行车通过路桩,再在桥上骑行,而限宽柱外的道路上,堵满了等候通过的骑行者,最拥堵时甚至排队排到了马路上。

市民吐槽有通行风险

人行天桥变“骑行”天桥

公开资料显示,这座老成仁路跨锦江人行天桥桥梁全长213米,标准段全宽8米,因桥体上矗立着两朵硕大的纯白色的喇叭状建筑,被网友亲切形象地称为“蘑菇桥”。

在该桥建成通行之初,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打卡也得到了一致好评。夜晚,或是在桥上漫步欣赏锦江夜景,或是在“蘑菇”下乘凉休息,桥上的灯光倒影在锦江上,如同一副城市山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行天桥上的骑行者

为何一座广受好评的网红桥或受到市民的投诉吐槽?主要矛盾还是聚焦在来往的骑行车辆上。一方面,骑行者排队推车通过限宽桩,阻碍了行人的通行,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桥两端出入口,均为下坡路段,骑行车辆下坡时速度的加快容易带来安全隐患。此外,电瓶车、自行车在桥上穿插行驶,步行者失去了专属的人行通道,增加与骑行者的碰撞风险。

有骑行者说:“那么多人在这儿骑自行车,如果不允许骑行的话那就是它规划设计不合理。”,也有骑行者表示,自己并不是有意为之,是地图的骑行导航提供的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的地图导航

记者搜索发现,若是要跨越锦江,从天府软件园到中和片区,地图提供的骑行路线就是上桥行驶,时长约2分钟,如果绕行至天府大道南段辅路的骑行路线,时长约17分钟。一位骑行者说道:“骑行过桥2分钟就到了,否则要绕一大圈,谁会愿意?”

明确设有禁止骑行的交通标志

天桥出入口的部分限宽桩被拆除

实际上,在天桥两端的出入口,都树立着两排限宽桩,并在显著位置,设有禁止骑行的交通标志。然而这样的设计与标语并没有阻拦下骑行者的通行,没办法一次性顺利通过路桩的人,会推着自行车慢慢卡好角度通过,通过后再继续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路桩被拆除

此外,天桥两端的限宽桩,有2根路桩明显被人拆除过,形成了一个近1米宽的缺口,这样的缺口恰恰便于电瓶车等稍宽一点的车型“丝滑”通过。而保留的路桩有明显被自行车、电瓶车等碰撞后,留下的剐蹭、凹陷痕迹。

面对该人行天桥的骑行乱象,有市民认为,现有的限宽桩形同虚设,反而还带来拥堵与隐患,不如直接取掉放宽通行。也有市民认为,骑自行车过桥可以理解,毕竟能节约时间。建议在天桥上做个分流设计,划分出天桥上的人行区域和骑行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摩托车通过

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市民将上述现象反馈到公开问政平台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回复:“您的留言已收悉,目前承办单位正在处理,后续我们将再次回复办理结果,请您耐心等待,并持续关注平台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政四川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