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为民服务的乡村医生

【宋金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金顶,75岁,翔安区内厝镇锄山村卫生所原所长。

一件白大褂,一个医疗箱,是他日常工作的标配;窄窄的田埂,弯弯的村道,是他扎根基层的见证……在翔安,宋金顶是一位从事着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工作的乡村医生,多年来用坚守和担当守护着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坚守

不收诊费,有时连药钱也不收

今年或许是宋金顶度过的最难忘的一个医师节。家访这天,他取来翔安区卫健局颁发的奖牌展示给记者看,“前几天,内厝卫生院的工作人员通知我去领奖。我很高兴!”在宋金顶心里,这块为乡村医生颁发的“服务50周年纪念奖牌”,分量沉甸甸——它不仅代表着政府部门对村医的节日问候和敬意,更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这位头发花白的古稀老人呷了口茶,将他的从医故事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锄山村是边远山村,上世纪70年代,村民去看病得步行到马巷。“十几公里的直线距离,崎岖的山路,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乡亲们早上出门看病,回来天都黑了。”宋金顶回忆。后来,锄山村要建卫生所,会读书写字、对草药有些兴趣的宋金顶便被委派参与培训。他学成归来后,锄山村的第一间卫生所就开起来了。

“要给孩子们接种疫苗,做血吸虫防治工作,配合做传染病流调等等;给大家科普健康知识、答疑解惑。村民有筋骨扭伤、头疼脑热等,也得看,满村跑……”宋金顶介绍,由于要种田养家糊口,他一般在耕作间隙或夜间做村医工作。

有人因经济条件差,付不起药钱吗?

“有。”宋金顶点点头,“我不收诊费,若有乡亲生活得很辛苦,那我就连药钱也不收。”

有人说当村医吃力不讨好,别干了吗?

他摇摇头,看向妻子施柳枝,“她一直在支持我!”每当宋金顶出诊、无法兼顾田里的活儿时,都是施柳枝默默顶上;家中孩子,也大多是她拉扯带大。

“他是个实在的人。只要有乡亲来叫门,要看病,他拎着药箱就去了。晚上,他怕睡得太沉听不到求医者的呼唤,耽误了最佳诊疗时间,常常熬到十一二点才睡!”施柳枝说。

有些施救经历让宋金顶记忆深刻。有一次,一个女孩被倒塌的建筑压伤,宋金顶和村民合力救人后,第一时间开着拖拉机将她送到医院施救。还有一次,宋金顶在山里偶然发现一名误服化学药剂的村民,立刻跨上摩托把人送去山下医院。好在,他们都因施救及时,保住了生命。

宋金顶到了退休年龄时,考虑到山上没有村医,村民就医会有困难,他又继续工作,直到去年才正式退休。此后,内厝卫生院会定期派驻医生来锄山村为大家服务,宋金顶很欣慰,带着“新生代”每家每户地走,一一介绍情况。

“希望年轻人从我手上接过棒后,继续把村医做好,为村民就医提供便利。”宋金顶始终觉得能够用自己所能帮助更多村民,是一件特别骄傲且富有意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日一星|三岛老兵的“娘家人”

每日一星|来自重庆的“辣妹子”,让村民竖起大拇指!

每日一星|文武双全的“一抹红”

编辑\张琳 来源\厦门日报

一校\蔡佳怡 二校\王妍

审核\任旭萍 朱毅力

翔安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