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是由于原手术的腹壁切口筋膜和(或)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在腹内压(腹部用力)增大的时候,腹腔内脏(肠管、大网膜等)等从薄弱或缺损区域突出,在体表形成包块。

腹壁切口疝从外形上看是类似于这样的,有的更大,有的更小。它是腹外疝的一种。腹外疝包括腹股沟疝(斜疝、直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等等,其中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的85-95%,切口疝约占腹外疝的1.5%。据统计,腹部切口疝占所有腹部手术的2-11%,其发病率并不低。

腹壁切口疝的特点是:

1.发生于腹部手术切口的疝,多见于腹部纵行切口;

2.一切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和腹内压增高的因素皆为其诱因;

3.疝一旦形成,无法自愈,且必然不断加重;

4.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主要有三个:

无法改变或不易改变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及是否患有基础疾病等。如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吸烟史等都与切口疝发病相关。

术后切口局部并发血肿、感染、或皮下脂肪液化、无菌性坏死和继发性感染等。

术后早期的腹胀和突然间的腹内压增高,如炎性肠麻痹和剧烈的咳嗽等。

Eric是一位外国友人,15年前因为重度肥胖于意大利某医院行开腹减重手术,后来到中国定居,从事教育工作,期间坚持健身锻炼,但肥胖始终困扰着他,3年前发现腹部切口下方出现一个包块,起初约“鹅蛋”大小,并未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包块越来越大,也越来约难看,增长到20x15cm,多方求医,均告知其属于手术切口疝,因疝囊较大,手术困难,未能行手术治疗。直到2个月前,Eric感腹部绞痛不止,切口疝部位肿胀,张力较高,急忙到医院就诊,接诊医师考虑肠管自切口疝内环口疝出并嵌顿,触诊发现肠管疝出与体表仅仅一层皮肤相隔,因嵌顿时间不到2小时,予以行手法复位缓解了这次危机。医生告诉Eric疝一旦形成,无法自愈,且必然不断加重,一旦形成嵌顿疝,肠管卡压无法回纳,就可能导致出现肠管缺血坏死,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因为Eric的疝过于巨大,手术处理困难,向其推荐了威海市中医院的肝胆胰腹壁疝专家—崔夕军副院长。

带着一丝希望,Eric来到了崔夕军副院长的专家门诊。“腹壁疝最佳手术时机一般以切口疝发生6个月以后为宜,手术主要原则就是切除切口瘢痕,将膨出物送回腹腔,并把薄弱或缺损的腹壁各层组织进行无张力修补。针对不同大小、位置的切口疝有不同的手术方式,具体应用哪种方式,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到个体化治疗。”经过详细术前评估,精心设计手术切口,多方讨论后制定手术方案。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应用定制的特大号专用切口疝补片,将困扰Eric多年的腹部“巨大肿物”顺利被移除,腹壁皮肤给与整形,术后3天顺利康复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鑫主治医师在查房时介绍着腹壁切口疝的危害:“尽管有些腹壁切口疝很小也没有相应临床症状,但更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疼痛不适直至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严重的甚至疝内容物会扭转或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相继发生缺血、坏死、穿孔,甚至继发腹膜炎、肠痿等,危及全身其他器官和系统。因此我们绝不能小看这个肿块,而是要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崔夕军副院长介绍到:手术治疗是唯一能治愈切口疝的方法。由于腹内压的持续存在,切口疝并不能自行愈合,对于暂时不能实行手术的患者,应采用局部加压包扎限制其发展恶化,而对于可以进行手术的患者则需要积极治疗。微创手术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医生擅长微创,尽量用微创好,术后恢复快。如果不擅长,微创肯定容易失败,风险也就大了,所以微创手术一定要找非常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去做,这样能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1.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常见的腹外疝,具有疝的一般特征,一旦发生无法自愈,且必然不断加重;

2.建议患者手术治疗,尤其是在有临床症状,及/或合并有肥胖、长期便秘、前列腺增生、长期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

3.手术方式推荐腹腔镜下修补材料加强腹壁修补,创伤小,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