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送自闭症孩子去过机构吗?效果怎么样?
在孩子确诊自闭症最初的那段时间,相信家长都会迷茫,怀疑,无助,愤怒……然后,立刻寻找自闭症康复机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渐渐接受了孩子有自闭症的事实,也发现干预来干预去孩子的改善似乎也很有限。于是,不免开始怀疑,自闭症康复机构到底有没有用?当初的选择是不是做错了?
既然自闭症无法治愈,那为啥还要找“康复机构”?自闭症康复机构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康复机构?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01
机构的作用,
不仅仅是康复孩子
得知孩子有自闭症的那一刻,不少家长都会感到震惊。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自己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望。
有些家长会反复思考医生的诊断是否准确,怀疑是不是出现了误诊;有些家长会拒绝接受这个事实,认为孩子只是发育比较迟缓,或者是暂时的行为问题;有些家长会四处求医,希望得到不同的诊断结果……
确诊初期,面对自闭症,这个仅仅听过名词的障碍,家长往往感到迷茫和无助,焦虑和不安,不知道该从哪里获取准确的信息,也不知道哪些治疗方法是有效的。
此时此刻,听闻自闭症康复机构,想必有条件的家庭,都会带孩子去试一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似乎并没有看到孩子被治愈,于是不禁怀疑,机构真的有用吗?
讲真,如果想要让自闭症孩子完完全全康复,几乎没有机构可以做到。但如果说机构完全没有作用,那也不是。
跟多位老家长聊天后,我认为机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帮助新家长迅速地成为老家长,相对更全面地认识自闭症,了解自家娃。
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机构认识很多谱系家庭,与其他有相同经历的家长交流经验,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应对方法。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实际的建议。
另一方面,在与机构康复师沟通探讨中,家长可以更快速全面地了解自闭症,学习跟自闭症孩子相处的技巧。
还有,如果家长长期自己带孩子,难免崩溃,尤其是在诊断初期,本身就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难免不把火气发在孩子身上,而机构可以很好地让家长喘息。
02
选择机构,
要考量这几个方面
总结来说,机构对自闭症家庭来说,最大的作用之一是过渡。从最初孩子确诊时的引导,慢慢走向后期各方面稳定后的辅助。
有人也许会问,既然机构的作用是给家长时间成长,那是不是随便选一家都行?
当然不是!
把机构当作过渡是因为自闭症需要终身支持,但孩子最终要回归家庭,融入社会。靠谱的机构,除了要帮助家长认识到这一点,还需要在孩子确诊初期提供引领作用。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改善语言沟通、培养生活技能、矫正问题行为等。
能做到这些的机构,除了需要专家团队的支持,更需要康复师个人对行业的热爱。
对家长来说,在选择自闭症康复机构时,除了关注相应的资质,更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宣讲人员的专业水平
家长可以问问招生、宣讲老师一些关于自闭症的专业问题,看看他们是否了解。
如果招生老师对专业完全不懂,却能侃侃而谈机构水平如何高,孩子们康复得如何好,那就要小心了……
2. 康复师的精神面貌
康复师是灰头土脸还是积极阳光?康复师之间是和平相处还是针锋相对?康复师普遍的工作年限,是均为新老师,还是有阶梯的?
康复师的状态直接影响孩子,这些小细节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康复机构的工作氛围以及为教师提供的发展机会是否到位。
3. 康复方法的科学性
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地板时光等,这些名词可能家长不太了解,但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完全一样的模式,不管啥水平,进去就是从认识颜色、形状、动物等开始的,那就要谨慎了。
4. 设施与环境的友好度
机构设施不一定要很新,但一定要干净、安全、舒适,这些都是可直接看到的。
5. 口碑与评价
可以向在场的其他家长了解机构的服务质量、康复效果等情况。他们的经验和评价可以为你提供重要的参考。
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机构的评价和口碑,了解其他家长对机构的看法。
6. 费用与服务
了解机构的收费标准,确保费用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同时,要注意费用是否透明,是否包含了所有的服务项目。
此外,还要了解机构除了服务孩子,是否还服务家庭,如定期的家长培训、最新研究成果和康复资源等。
03
机构只是过渡,
最终要回归家庭
就像前面提到的,自闭症人士需要终身支持。当孩子渐渐长大,最终要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自闭症康复机构一方面为孩子提供早期支持,另一方面为家长成长提供时间和空间。
如果一个家庭本身就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时间精力也充足,也可以通过一些线上课程或入户资源掌握相关技能,从一开始就完完全全的家庭干预。
长期的家庭干预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目标
家长需要先客观全面地认识孩子,包括认知能力、语言发展、社交技能、行为问题等。了解孩子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确定长期的干预目标,比如生活自理,支持性就业,独立生活等。
长期目标要包括社交能力、改善语言沟通、增强认知能力、减少行为问题等方面,综合考虑孩子发展的上限和下限。
2、选择干预方法
咨询专业的医生、治疗师或教育专家,了解不同的干预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干预方法。
有时候,单一的干预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干预。
3、分阶段实施干预计划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短期目标,分阶段实施干预计划。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以便于评估和调整干预策略。
例如,可以先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听从指令能力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交互动和语言沟通等方面。
4. 安排时间和资源
根据干预计划的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定每天、每周的干预时间,以及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干预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5. 记录和思考
在干预过程中,家长需要及时记录孩子的进步和变化,定期评估、对比、思考、调整,从而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可以使用图表、日记等方式记录孩子的表现,也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定期评估。
6. 培养生活技能
家长干预很容易陷入一个困境,就是过度关注孩子社交能力短板,而忽略了生活技能。自理能力是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基础,如穿衣、吃饭、洗漱、上厕所等。
7. 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稳定、安全、支持性的成长氛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家长千万要记得,给予孩子爱比训练更重要,千万不要一心想着康复而忽略了给孩子的情感。自闭症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关注和理解。
当然,家庭康复并不是说孩子要完完全全依靠家长,而是在孩子正常成长中,加入额外的支持。所以,别忘记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兴趣班、课外活动等。
作者 | 夏天
图片 | pixabay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