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他究竟犯了什么罪?

他叫方孝孺,是建文帝朱允炆最亲近的大臣,是明朝的散文家、思想家,有“小韩愈”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孝孺早年丧父,年幼时,受尽了贫穷,一度食不果腹。成年后,拜到“明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门下,成为了太子朱标的师弟,他的人生这才开了挂。

在宋濂和太子的举荐下,朱元璋曾召见过他,朱元璋欣赏他的才学和忠厚,还嘱咐朱标以后要重用他。

原本朱元璋准备将方孝孺留着给太子朱标用,没想到朱标短命。后来他又将方孝孺留给了皇孙朱允炆,还给他一个给太学生上课的职位。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方孝孺也被召入宫,成为了建文帝的得力助手,建文帝处理政务,都要征询他的意见。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讨檄朱棣的公文都是由方孝孺来写的。

后来,南京被攻破,建文帝朱允炆丧身于火海,方孝孺伤心不已,天天穿孝衣为建文帝服丧。

朱棣初称帝,想找一个有影响力的要员来帮他起草继位诏书,这个时候方孝孺再合适不过,如果方孝孺稍微低下头,也许就是升职加薪,但是方孝孺没有,他不但不同意写诏书,还对朱棣提出三大问。

朱棣起初想拉拢方孝孺,自称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

关于周公辅佐成王这个典故有必要解释下,周公原名姬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后因病去世。他十三岁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即周成王。因周成王年幼,无法主持朝政,周公就辅助他,等他20岁时,就将天子职权交给了他。

当然朱棣在这里的意图只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周公辅佐成王”。

方孝孺怎么能不知道他的意图,于是对朱棣提出三大问。

第一:你所说的“成王”现在在哪里?

第二:“成王”既然死了,你为何不拥立“成王”的儿子继承皇位?

第三:如果“成王”的儿子年幼,你为何不拥立“成王”的弟弟继承皇位呢?

朱棣被方孝孺咄咄逼人的质问,问得急了眼将笔递给方孝孺说:“这个诏书非先生写不可。”

方孝孺将笔扔在地上以表决心:“死都不写诏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看方孝孺软硬不吃,留着恐生后患,下令将方孝孺及门生、宗族“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

方孝孺的好友景清却因与朱棣有旧交,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得以官复原职。可是朱棣的残忍让景清心灰意冷。

景清为了给方孝孺报仇,在一次觐见朱棣时,他伺机将剑藏在衣服里,准备刺杀朱棣,没想到还没动手,却被朱棣的左右护法拿下。

景清行刺失败后,不仅被处死还被剥皮抽筋,在腹中装上茅草,悬挂示众。这也是惨不忍睹的刑罚了。接着景清九族被诛,景清的家也被烧毁,可谓是赶尽杀绝。还创造了史上最残忍的株连罪法叫“瓜蔓抄”、“诛十族”。

像“瓜蔓抄”这样惨重的刑罚,朱棣是让锦衣卫和诏狱来完成的。可见方孝孺的去世,让锦衣卫又重新活跃在了政治舞台上。

难怪朱元璋去世时,一直暗示朱允炆要提防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因为朱允炆没有朱元璋的手腕,他的私人护卫锦衣卫一度消沉,在朱棣手里得以重新启用。朱元璋早就忌惮于朱棣的手腕,果不出其所料。

不过可惜了方孝孺和景清两名忠臣。真是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