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年连美国的珍珠港和澳大利亚本土都敢打,对印度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无非是“想不想打”、“怎么打”以及“什么时候打”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想不想打”,日本二战期间进军东南亚打的旗号跟进入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再不争气,也从来不存在被当做一整块“殖民地”的时代,东南亚和南亚却早已经全境失陷,沦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所以日本扮演的是“解放者”,唤起了本地区大量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心理,与日本人一起打击殖民势力,泰国就是其中的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占领缅甸后,不仅仅是掐断了中国政府的后方战争供给,还直接威胁到了英属印度,拿下印度之后,日本和德国将很有可能在西亚会合,这是英国方面和盟军无法承受的,所以才有了中国远征军应邀入缅甸印度为英军解围。因此,双方都有在印缅一带一决雌雄的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帕尔是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的一座印度城市,自英军从缅甸撤退到此后,把此地建成为庞大的军事和后勤补给基地,时刻威胁着日本在东南亚的地位。为了拔除这个眼中钉,日军大本营于1944年1月7日下达了代号为“乌”号的英帕尔作战计划,企图占领此地,进而图谋整个印度东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帕尔之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印度“内战”,战争双方都有大量的印度军人,英方自然不用多说,已经驱策印度士兵帮他们打过一百多年的战争,日本人则是把已经“解放”的东南亚地区的原印度士兵也组织成“印度国民军”编入日军作战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印度国大党前进联盟主席钱德拉·鲍斯已经被日本人拉拢,在仰光成立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成为印度版的汪精卫,而圣雄甘地的腿已经被日本人拉过去了一条,他被英国人关进牢房,在牢房里说“如果印度不能独立,就不支持英国同轴心国的战争。”印度国内也引发了大规模反英骚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3月8日,日军牟田口廉也中将率领第15军的3个师团共约10万人的兵力(包含印度国民军近5万人),挥师西进,打响英帕尔之战。战争初期,日、印联军进展顺利,英、印联军不断被突破,日、印联军后来也突破到了英帕尔近郊,但牟田口廉也中将对补给困难估计不足,军粮难以为继。而就地取材的方式又导致了日军饱受疟疾、痢疾、霍乱、流感、伤寒和脚气病的困扰,连带印度兵也饿死一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在英帕尔之战付出了一半以上的战损,迫不得已只能撤军。回到缅甸后,此后再也支撑不住大规模的作战计划,盟军则顺势转入了印缅战场上的总进攻的战略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后期,甘地收回了自己说的话,收回了那踏往日本人方向的一条腿,但他老人家却没挡住一名叫做巴尔的法官迈向日本的两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