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不是写了篇江夏山湖大道的文章嘛,本以为网友会对这条路沿线发展充满期待,没想到评论大部分都是在说江夏这里路不好,那里路不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仅仅只有江夏,以前夸黄陂木兰大道的时候,也有人会出来说黄陂这里路不行,那里路也不好,好像在他们眼里武汉郊区的路就是各种不行。

其实也不怪网友,因为武汉郊区确实在修路这块比不上主城区和开发区,主城区和开发区的路基本又宽又好看,而郊区虽然也有那么几条高标准的路,但也有一些不好的路,难免让民众发牢骚吐槽。

那么,为什么武汉郊区修路就跟市区和开发区不一样,为什么郊区修路就那么难呢?

地盘过大,区级财政有限

地盘过大,区级财政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郊区地盘过大,区级的财力和政策都是有限的,无法像开发区和市区那样到处都是又宽又颜值高的路。

先说面积,目前4个郊区里面也就蔡甸面积小一点,但也比光谷、东西湖大,而黄陂、新洲、江夏的面积就更大了。

这么大的面积里面不仅城市地区需要修路,农村地区也需要修路,还要修与市区对接的快速路,难度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是区级财力不足,4个郊区财政收入都不高,除了江夏多点,快80亿,黄陂才58亿,新洲蔡甸更是全市垫底。

而修一条路少说也得十几二十亿,标准高一点长度长一点的路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就算是拓宽道路也得花不少钱,这对财政收入有限的郊区来说,确实太难了。

此外,郊区修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耕地红线,有永久农田。

本身郊区获得的道路指标就比市区和开发区少,还要严格控制耕地红线,导致很多路压根修不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黄陂南部和前川之间就有永久农田,导致新十公路和川龙大道都修得不宽。江夏南下的道路也因为永久农田,修得也不宽。

虽然上图2020年之前的规划,这几年肯定也有调整,但是从图上不难看出,郊区拥有大面积农田,导致可开发的地区不是很多,自然道路也不是很宽。

规划局限性,跟不上发展

规划局限性,跟不上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早期郊区的道路规划存在局限性,缺乏前瞻性,跟不上大武汉快速发展的步伐。

拿江夏来说,虽然江夏和洪山区以及光谷连接的道路还是很多的,但是在早期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江夏与洪山和光谷之间的会有如此大的车流。

导致现在江夏大道、武昌大道、杨桥湖大道常年拥堵,需要拓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陂这边也一样,早前规划开发盘龙城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盘龙城会有那么多人,导致当时规划的盘龙大桥不够宽,现在也是早高峰比较堵,需要拓宽。

除了道路宽度规划跟不上武汉发展以外,在道路抗压建设标准上也缺乏前瞻性,特别是那些常年修修补补的国道,以及各郊区通往市区的免费快速路。

因为随着武汉不断的发展、交通变得更便利,往武汉运输和途经武汉的货车也越来越多,而三环内又禁货,高速收费,最后导致大货车就都分流到郊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郊区以前修路的时候缺乏考虑,没有花大成本去提升道路的抗压性,那么多大货车,走几次就坑坑洼洼的,比如黄陂的新十公路、川龙大道以及江夏107国道。

好在黄陂这边已经开始对新十公路和川龙大道进行拓宽改造,采用沥青+钢筋凝土的标准去建设能提高对后八轮的抗压性,江夏107后期拓宽也会增加道路的抗压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由于郊区地盘大,财政收入少,要修的路太多了,导致修路比市区和开发区更困难。然后因为永久农田以及获得的道路指标不足,导致郊区的部分道路不够宽甚至拓宽困难。

而这两个原因也直接导致,郊区在早期规划路线的时候,缺乏前瞻性,不仅路不宽,道路对后八轮的抗压性也不足。

这才是武汉郊区修路难的主要原因。

所以,有的时候,真的不是郊区不想修路,只是因为修不起,没有指标修不宽,还要花大成本提升道路的抗压性。

对一个没财力,没政策的郊区来说,想把所有的路都修好,真的很难,只能慢慢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想致富先修路,但修路的前提是有钱有政策!以郊区的能力,能修一到两条高标准的路,已经非常不错了。

只希望武汉各郊区后面能多引进一些产业,带动地区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让区内的交通越来越好!

编辑:校园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