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网络不仅需要服务于正向供应链过程,而且需要具备高效处理退货商品的能力。

全文3784字,预计用时3分钟。

内容来源|本文摘自电子工业出版社书籍《供应链:零售物流的价值》唐海滨著

责编|柳萱

视觉来源|Pixabay

低价风潮不止,昔日火热的电商平台也不得不迈入竞争的下半场。平台以往的高增长红利已逐渐褪色,卖家困境也在不断增多,首当其冲的就是退货率的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品牌店铺的退货率从2021年的24%涨至24年上半年的35%,电商平台的退货率更是一度高达60%。

一位女装品牌商家透露:“现在淘宝女装类目的平均退货率已经在40%-45%左右,双节活动时部分店家的退货率甚至能高达80%,直播带货的平均退货率也在60%以上。”

退货难以避免,但如何从供应链端最大程度地减少退货带来的损失?这是每个零售参与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年度大促“双十一”即将到来之际,供应链范式从《供应链:零售物流的价值》一书中摘取了退货与召回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注:逆向物流是相对正向物流而言的。零售配送网络中的正向物流,始于生产企业,终于零售终端或消费者住处。逆向物流则由零售终端发起,终于配送仓库或生产企业。逆向物流是零售配送网络中不应被忽视的过程,虽然单就规模而言,其无法同正向物流相提并论,但是,组织不当的逆向物流,会给零售供应链增加额外的成本和负担,导致供应链价值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发起方的不同,零售商品的逆向物流分为“退货”和“召回”两类。退货由零售终端发起,商品退回配送仓库或进一步退回供应商;召回由生产企业发起,商品从零售终端或配送仓库返回生产企业进行处理。虽然退货和召回的物流过程大同小异,但两者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截然不同,因此必须区别对待。

一、商品退货:有百害而无一利

零售商品的退货,不仅是一个逆向物流过程,同时也是零售企业与供应企业贸易约定的一部分。从长期来看,退货对供应链的参与方没有任何益处。

首先,退货属于零售供应链的内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纯粹的成本,并不创造额外的流通价值。一般来说,零售供应链的价值是在正向物流过程中实现的。商品经由配送仓库送达零售终端,后者将其出售给消费者,商品的流通增值由此得以实现。商品的逆向物流过程,并不创造流通价值,因此产生的成本,却必须返回正向流通过程中,成为供应链的负担。

其次,退货过程至少涉及两个参与方,交接环节较多,其间发生的破损、差异等“小问题”极易产生摩擦,甚至影响零供贸易的正常开展。

再次,退货过程包括包装、运输、仓储等多项物流活动,大量不创造价值的活动,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既然商品的退货“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何退货在零售供应链,尤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零售供应链中普遍存在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销售预测盲目乐观,尤其是在进行商品促销时,预测经常掺杂过多的主观因素。

(2)在牛鞭效应的作用下,零售终端库存过大;供应链涉及的环节越多,牛鞭效应越显著。

(3)供应链中占据优势的一方,趋向于将风险和损失转嫁给较为弱势的一方,以牟取短期利益。

(4)零售终端在订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零售商品的退货现象,在很大范围内是客观存在的,零售物流不得不应对。具体来说,配送网络不仅需要服务于正向供应链过程,而且需要具备高效处理退货商品的能力。

二、商品召回:无法预见、无法避免

零售商品逆向物流的另一类,称为“商品召回”。商品召回是上游供应企业主动发起的逆向物流活动,主要原因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瑕疵。虽然现代制造行业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但在生产环节中,仍然存在无法预见的质量管控风险。当风险发生时,在最短时间内,将有问题的商品追回,是缩小危害扩散范围的有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零售商品的退货现象,在很大范围内是客观存在的,零售物流不得不应对。具体来说,配送网络不仅需要服务于正向供应链过程,而且需要具备高效处理退货商品的能力。

退货商品的处理过程,从贸易约定开始。贸易双方应就退货事项进行清晰的约定,常见的事项包括退货条件(如保质期、包装情况等)、退货成本的承担、财务处理方式等。需要强调的是,当退货涉及生鲜商品时,有关退货的约定,应尤为谨慎。这是由于:

第一,易腐类生鲜商品的退货过程,极易造成损耗和污染(如污染卡车车厢);

第二,有温控要求的生鲜商品,在逆向物流过程中,很难保证“全程冷链”。

由此可见,生鲜商品的退货,不仅是贸易和物流范畴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食品安全,原则上应予以禁止。

当贸易双方达成一致后,退货商品的逆向物流过程便具备开始的条件。如图8-1所示,退货商品的逆向物流,可能存在于三大过程之中,分别是终端物流过程、下游物流过程和上游物流过程。

终端物流过程中的退货发起方是消费者。此类退货行为,一般直接在零售终端进行处理,不波及供应链的其他环节。针对消费者的退货,不同零售企业有不同的方式,此处不予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1 现代零售物流的总体框架

下游和上游物流过程中的退货,是商品正向物流的逆过程。在下游逆向物流过程中,退货商品从零售终端返回配送仓库,此时,商品的“供应方”变成零售终端;在上游逆向物流过程中,退货商品从配送仓库返回供应商。此外,在一些场合中(如供应商直送),也会出现商品由零售终端直接返回供应商的情况。

参考现代零售物流方法论,退货商品的逆向物流,同样可分为体系规划、流程设计和执行管理三个层面。从图8-1中可知,退货的全过程主要涉及末端运输和配送仓库两个物流环节。退货逆向物流的体系规划和执行管理,包含在这两个环节的对应层面中,为了避免重复论述,本节仅对流程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退货是商品正向物流的逆过程,虽然流程的开始方和结束方发生了逆转,但流程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流程设计应遵循尽可能利用仓库基本流程的原则。在该原则下,退货流程可以通过基本流程的排列组合得以实现,仅在必要时,辅以扩展和延伸。

如图8-2所示,退货过程中的物流流程,由末端运输(返程)和配送仓库退货处理两个一级流程组成。由于退货本身涉及贸易约定,不同商品背后的贸易约定不尽相同,所以,高效的退货过程,还应包含预退货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2 退货过程的一级物流流程

所谓预退货流程,是指退货商品进入物流流程之前,所有参与方开展的准备工作。一般来说,退货商品在退回配送仓库或供应商之前,以贸易约定为基础,

交接双方应事先就该批退货商品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表8-1列举了常见的处理方式及可能出现的退货场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8-1 退货处理方式和场合

预退货流程,是为避免退货引发的无效活动(如物流、沟通等)而设置的管理流程。参与方在逆向物流开始前,应明确退货商品的处理方式,以加快退货处理的整体速度。预退货流程的效率,很大程度上由信息技术应用的成熟度决定。预退货流程涉及多个参与方,如零售配送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供应商、运输服务商等。多方的沟通和协调,是一项煞费时间的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这一工作的效率。当然,前提是信息系统的设计应满足退货流程的需求。

退货商品的处理流程与正向物流十分接近,只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流程的重新排列组合,并稍做调整。与为退货流程设置一套全新的流程相比,排列组合有利于降低仓库流程管理的复杂度。当应用仓库管理系统时,系统的设计和配置也能得到相应的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品召回,本质上是一种追溯机制,这一机制在食品零售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商品召回的发起方是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发现商品存在质量瑕疵后,将需要召回的商品信息(包含批次、生产日期、发货时间等),发送给流通环节中的合作企业。零售配送企业接收到召回信息后,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波及的商品统一收集,并送回生产企业或商品供应商。商品召回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在时间的压力下,高效完成这一工作,不仅需要零售企业建立有效的商品追溯机制,还要求配送网络具有一定的逆向物流能力。

首先,在收到召回信息后,零售终端应在第一时间锁定瑕疵商品,停止销售,并将其集中存放。停止销售是商品召回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能否快速执行,一方面取决于信息沟通和商品锁定的速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零售企业关于商品召回的培训。追溯机制,体现出零售配送企业良好的管理能力及有力的社会责任担当。

配送网络的逆向物流能力,表现为信息追溯能力和商品汇总速度两方面。所谓信息追溯能力,是指配送仓库能够通过批号、生产日期等召回信息,快速找到对应商品于何时何地送往何处。一旦准确快速地追踪到这些信息,波及的终端范围就可以被框定,商品召回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配送网络掌握信息追溯能力的关键,这再次印证了信息管理系统在现代零售物流中的特殊地位。

召回商品的汇总,通常在配送仓库内完成。在下游物流过程中,等待召回的商品可能位于配送仓库、运输车辆、零售终端三个不同地点。通过信息追溯锁定商品的具体位置后,逆向物流过程显得相对直接。商品召回的逆向物流过程与退货大同小异,同样包括返程末端运输和配送仓库处理两个一级流程,细节也颇为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从表面上看,商品召回的逆向物流过程与退货十分接近,但是,召回的目的是通过追溯机制,将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计的风险所造成的危害,尽量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这与商品退货有着本质区别。【供应链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