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品牌三株口服液,在90年代,那可真是红透了半边天!

最巅峰的时候,就这一个单品的年销售额,居然达到了8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保健品帝国,却在一夜之间坍塌,最终申请破产。

而扳倒它的,居然是一个湖南老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贫困少年到国企销售员

吴炳新,一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三株口服液,你肯定有所耳闻。

这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吴炳新就是那个从苦孩子一路逆袭成商业大佬,却又在巅峰时刻跌落神坛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吴炳新出生在山东荣成的一个小村庄,迎接他的不是温饱和慈爱,而是接二连三的苦难。

接连失去双亲的吴炳新,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人世的悲凉。

为了活下去,他只能跟随着哥哥姐姐,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吴炳新的哥哥姐姐们,也先后因病离世,只有他和大哥挣扎着活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苦难的童年,在吴炳新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他常说:“我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如果可以,我绝不愿意再经历一次。”童年的苦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塑造了他坚韧、勤奋、务实的性格。

1954年,全国掀起了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浪潮。

年仅16岁的吴炳新,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毛遂自荐当上了村里的初级社会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工作,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动了无数人心中的创业梦。

吴炳新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脉搏,他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1986年,在经历了一场差点要了他命的重病后,吴炳新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国企的“铁饭碗”,带着满腔热血,一头扎进了商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初期,吴炳新尝试过各种生意,卖过豆芽,做过糕点,甚至还承包过商场,但都只是小打小闹,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直到1989年,他和儿子吴思伟来到了安徽淮南,创办了“淮南大陆拓销公司”,并开始涉足保健品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样的营销手段

那时的保健品市场,就像一块巨大的蛋糕,引得无数人蜂拥而至,吴炳新也是其中之一。

他代理了“天安851”,满心欢喜地准备大干一场,却没想到市场乱象丛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更是满天飞。

最终,“天安851”在一片质疑声中黯然退场,吴炳新也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失败,让吴炳新深刻认识到,要想在保健品市场站稳脚跟,光靠运气是不够的,还得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

很快,吴炳新将目光投向了上海交大研发的“昂立1号”。

当时的“昂立1号”主打强身健体,在市场上反响平平。吴炳新接手后,果断将其定位为“学习补脑”的神奇饮品,并斥巨资进行广告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招果然奏效,“昂立1号”迅速走红,销量一路飙升,1993年就突破了1亿元。

在代理“昂立1号”的同时,吴炳新也没闲着,他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为日后创立“三株”帝国埋下了伏笔。

1994年,吴炳新带着他精心打造的“三株口服液”重回山东老家,准备大展拳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广告者得天下”

吴炳新深谙"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他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很多企业都不屑一顾的非黄金时段广告。

在那个电视媒体还很强势的年代,广告费实在是太贵了,一般的企业根本玩不起。

而吴炳新反其道而行之,他把广告投放在了收视率相对较低的非黄金时段。

虽然单次曝光量不如黄金时段,但却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换取更长的广告时间和更高的播放频率,硬是把产品信息"砸"进了观众的脑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他还独创了一套"三步走"的广告策略。

第一步,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打出"振兴民族企业"、"力争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的口号,在那个年代,这种宣传方式直击人心,很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共鸣,也让三株的品牌形象迅速树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搬出"专家"站台。

三株的广告里经常能看到穿着白大褂的"专家"侃侃而谈,用各种专业术语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虽然很多观众根本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产品的信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现身说法最打动人。

为了让广告更接地气,吴炳新还找来了一大批"患者"现身说法,他们操着各地口音,讲述着自己服用三株口服液后的神奇疗效。

这种"真实"的体验分享,更容易打消消费者的疑虑,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除了广告投放,吴炳新还把目光瞄准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当时的农村信息闭塞,消费观念相对落后,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把资源投入到这片"蓝海"。

但吴炳新却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他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农村销售队伍,深入到田间地头,用最"土"、最直接的方式向农民推销三株口服液。

一时间,从村头的小卖部到田埂上的墙头,到处都能看到三株口服液的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简单粗暴的"人海战术"虽然饱受争议,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三株口服液迅速在农村市场打开了销路,成为无数农民心中的"灵丹妙药"。

对于三株口服液来说,它的目标消费群体正是那些渴望健康长寿的老年人。

为了赢得老年人的青睐,吴炳新可谓煞费苦心。

他不仅在产品研发上注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更是在服务上做足了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组织社区活动,这些看似"赔本赚吆喝"的举措,却让三株口服液在老年人群体中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口碑传播的力量不容小觑。

老人们之间的口口相传,成为了三株口服液最好的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依靠着精准的营销定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贴心的服务,三株口服液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保健品品牌。

1996年,三株的销售额突破了80亿元,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三株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却将其打入了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德事件

1996年,湖南常德一位名叫陈伯顺的老人,因为听信了三株“包治百病”的宣传,开始服用三株口服液。

一开始,陈老先生感觉身体确实有所好转,于是更加坚定了服用三株的决心。

可是,随着服用次数的增多,陈老先生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不适,最终因病情恶化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老先生的家人认为是三株口服液导致了陈老先生的死亡,于是将三株公司告上了法庭。

媒体纷纷报道,舆论一片哗然,三株公司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常德事件”成为了压垮三株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之间,这个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保健品帝国轰然倒塌,三株口服液的销量一落千丈,工厂停产,员工失业,曾经风光无限的吴炳新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如今,距离“常德事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三株口服液也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除了三株口服液,还有很多突然间消失匿迹的保健品,比如脑白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失的脑白金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魔性的广告词在21世纪初火遍大江南北,成功洗脑了一代人。

搭上中国保健品市场兴起的快车,脑白金靠着精准的营销策略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送礼佳品”。

脑白金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史玉柱的传奇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从安徽小县城走出的“天才少年”,在经历了大学创业失败、负债累累的低谷后,靠着着脑白金这款产品,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的商业大戏。

90年代末,保健品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送礼也开始追求“健康”的概念。

脑白金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中老年人,并巧妙地将产品与“孝敬老人”的传统观念联系起来,成功打动了消费者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彼时电视广告的黄金时代,脑白金简单粗暴却又洗脑的广告语不断重复,想让人忘记都难。

一时间,脑白金成为了保健品市场上的“当红炸子鸡”,销量一路飙升,史玉柱也因此东山再起,成为了保健品行业的“营销之王”。

但是,盛极必衰,脑白金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褪黑素功能的争议、虚假宣传的曝光,以及保健品市场监管的加强,脑白金逐渐走下神坛。

2002年左右,关于褪黑素的副作用和风险开始被广泛讨论,“褪黑素能致命”的谣言也让消费者对脑白金产生了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后,一系列规范保健品生产和销售的法律法规出台,脑白金此前夸大宣传、过度渲染产品功效的行为也受到了质疑和抵制。

内外交困之下,脑白金的销量一落千丈,曾经的“送礼标配”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息时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任何企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利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信源

红星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时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