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尾笋走出山林走向市场,逐渐做大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嫩的牛尾笋

一大早,崇州市文井江镇的村民袁晓就开始在竹林里采收鲜嫩的牛尾笋。他采收的牛尾笋将近有1米高,“这样的笋子会不会很老,还咬得动吗?”听到记者的疑惑,袁晓笑着解释:“高度在50厘米以下的嫩笋是人吃的,50厘米以上的牛尾笋就是大熊猫喜欢吃的部分。大熊猫顶流‘花花’所在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及雅安的熊猫基地,都是我们的‘专供客户’。”

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的文井江镇,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最完整、最集中的牛尾笋生长地。崇州文井江镇牛尾笋不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贴上了“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一产品标签。“荣誉”加身的牛尾笋,如何走向大市场,成为致富一方的产业?山里的村民又如何“点笋成金”,实现共同富裕?近日,本报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专家技术指导

牛尾笋产量翻了约5倍

在文井江镇大坪村一竹林深处,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牛尾笋冒出了头,林间一派喜获丰收的忙碌景象。“你看,这种50厘米左右高度的就可以采摘了。”村民娴熟地剥掉笋壳,将洁白鲜嫩的竹笋分成笋尖和笋身两部分放好,不一会儿的工夫,新鲜的竹笋就装满了几个背篓。文井江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袁明志表示:“牛尾笋品相很好,这多亏了专家的指导、科技力量的加持。”

袁明志告诉记者,过去牛尾笋的种植大多“靠天”吃饭。由于缺乏技术,他们种植的牛尾笋良莠不齐,每亩牛尾笋的产量仅在150公斤至200公斤。为了解决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问题,文井江镇请来了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的专家,实地参与林间管理,指导合作社和村民按照科学的方案进行种植、照料、采收。

“现在一亩牛尾竹可以年产1500斤牛尾笋,按照市场价格每斤牛尾笋2元计算,一亩地就有3000多元的产值。”在袁明志眼里,牛尾笋就是他们的“金娃娃”。目前,作为文井江镇牛尾笋核心种植区,大坪村的种植面积有5000余亩,年产量达4000余吨,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

农产品“触网”

“山货”变“山珍”

要将牛尾笋真正培育成“致富笋”,光提高单产还不够,还得卖出好价。

牛尾笋的采摘周期是每年的8月到10月,每年这个时候,村民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丰收,忧的笋价和销售。“8月刚上市的时候,一斤最高可以卖到5元,等到这段时间量大起来,笋子的价格就掉到1元到2元左右。”袁明志说。

“要把本地的笋产业做大做强,各个村不能‘散打’,必须抱团发展。”杨雨桐是崇州市水韵文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之一,该公司现已建起牛尾笋初加工和预包装厂,可以为村民提供代加工,还建了一个容量近500吨的冻库。

今年,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该公司还引进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新方式,帮助销售牛尾笋。“大家看,我手上拿的这个就是产自我们文井江镇当地的牛尾笋,具有鲜、香、嫩、脆的口感,是正宗的山野味道……”竹林深处,正在直播的小伙儿名叫徐秋,是地地道道的文井江镇人,也是一位拥有几十万粉丝的主播。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让这些产自文井江镇的“乡货”变“香货”。除了徐秋,全网粉丝10万+的直播达人贾渔也来为牛尾笋带货助销……

杨雨桐表示,今后,文井江镇在鲜笋的基础上,还将开发出干笋、烟熏笋等附加值更高的特色产品,并通过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一产品标签,把崇州的“山林味道”推介出去,牛尾笋也将随着现代物流的运输走向更远更大的市场。

消费有了新场景

农旅融合串起笋竹产业链

据文井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2万多亩牛尾笋,目前进入丰产期的有1.1万余亩,年产鲜笋5500吨,年产值2200万元,带动人均增收1200余元。

产业的壮大,带动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和创业,村民杨碧辉就是其中之一。每天一大早,她就去竹林采笋,最近这段时间,她家5亩多竹林每天可以采摘60多斤鲜笋,还没走出竹林,就被收购商买走了,价格在1.5元左右。卖完鲜笋,腾出来的时间她就来到强村公司的代加工厂帮忙。“我们来帮忙包装,工资按天结算,每天不仅能卖笋,还能多一份收入。”她告诉记者。

村民朱涛夫妇也于前两年回到家乡,利用家里的宅基地改建开起了民宿。除了住宿外,民宿提供露营、烤肉和柴火鸡,还可参与牛尾笋和枇杷茶的采摘体验。“从去年7月开始营业到现在,我们的营业额大概有60万元。”

叠翠满山的牛尾笋,竹林的生态景观成了“金饭碗”“活招牌”,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来到文井江镇,休闲度假、体验采摘,文井江镇也因此有了发展林下康养、实现产业融合的资本。

目前,文井江镇建起了登山步道、凉亭与山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山林间,可提供住宿的民宿、酒店、农家乐等共有一百余家,让文井江镇的接待能力、游客旅游体验感有了显著的提高。今年1月至8月,文井江镇接待游客29.5万人,同比增长38%,累计收入1900万元,同比增长27%。

记者手记:

找准稀缺性 点“绿”成金

如何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牛尾笋、枇杷茶、林下中药材……在文井江镇采访过程中,该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发展林下经济的“三宝”。在他们看来,沿山地区的发展,就是要找准资源的稀缺性,例如,牛尾笋为四川龙门山脉地区崇州市和都江堰市部分山区所独有。接下来,他们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高质量推进“天府森林粮库”的建设。

随着产业壮大、消费场景的植入,相信假以时日,越来越多的优势特色产业将成为连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重要纽带,让更多群众尝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甜头。